“互聯網+”的時代,各行各業都在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去年12月26日,落戶于長沙縣干杉鎮的全國首個智能物流云服務平臺—海驛智能物流園正式動工建設。記者近日獲悉,這一集合了中科院云計算中心、國家超算中心、軟通動力等頂尖資源的智能物流云平臺,預計今年10月31日全球同步上線,將打造成全國首個集倉儲、運送、交易等物流全產業鏈一站式服務的線上線下交易平臺,以先進的信息化技術,促進全國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的轉變。
減少空駛率,降低物流成本
近年來我國物流成本仍然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董事長、湖南物流職業學院院長文振華認為,貨運的空駛率是主要原因之一。空駛率高的主要內因在于信息不對稱,而海驛的智能物流云平臺,則是打破信息孤島的利器。
物流企業登陸海驛的平臺,即可查詢到海量的貨運需求。同時,平臺還會根據企業發布的信息,自動撮合車輛返程時的物流需求。這樣一來就大大降級了空駛率,同時也可使得物流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同時,海驛的智能物流云平臺業引入支付功能,把線上的交易體系,與線下的實際行為相結合。“收貨企業首先把貨款支付給第三方,等貨物運到并查驗完畢后,再確認付款,這樣就能保證交易的公平性和安全性。”負責平臺技術研發的軟通動力企業金融事業部總監崔亦濤說到。
建誠信體系,降低融資門檻
對于物流行業的中小企業來說,融資難是他們最大的瓶頸,而融資難中的關鍵在于缺少抵押物。
“我們融入了中國人民大學吳晶妹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打造的物流行業誠信體系,對平臺之上的物流企業進行誠信定級,然后提供融資服務,誠信等級越高的,融資的門檻越低。”崔亦濤說,海驛之所以這么有底氣,也正是他們的模式獲得了銀行、P2P等金融機構的認可。
站在海驛智能物流云平臺背后的“巨人”,還不止金融機構。目前該平臺已與中科院云計算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機長沙中心云計算與大數據項目團隊進行了合作。云平臺的海量存儲加上超算中心每秒億萬次的運行能力,將共同組建成為這一平臺穩定運行的堅挺后盾。
海驛智能物流云平臺預計今年10月31日全球同步上線,平臺投用后,可實現“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可直接減少50%以上的公路貨運空耗,避免1/3以上的庫存損失,減少碳排放15%以上,對物流行業的增長貢獻超過25%。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