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如何打造及探討現代商貿物流園建設運營及如何建設物流園信息化的文章,在網絡上包括微信平臺已有不少該類文章。筆者在全國各地物流園項目考察調研過程中,與很多當地知名物流園老板、管理者、也包括當地政府部門的相關人員交流探討過上述問題,以下為本人在多年實踐中對于南北方地域建設運營高端現代商貿物流園方面的一些經驗和觀點。
首先,建設一個高端的現代商貿物流園必須完善園區的標準基礎設施。筆者認為作為支撐現代高端的物流園區最起碼有兩大組成部分:“物流信息化虛擬網絡平臺”+“園區實體基地”。
這兩大部分以信息化平臺統領園區的管理,包括引進物聯網在物流工作過程和園區管理的應用。因為園區基礎設施完善、能提供一站式諸如:調車停車方便、貨物安全、找生意容易、交易方便、生活便利、休閑娛樂、環境衛生、監管到位等服務的都是貨車司機、貨主、商家喜歡到的物流園區。
實體園區基礎設施的完善與合理的規劃分布密不可分,如物流園區域空間大小的劃分、哪些是用途密切的相鄰區域、必要的裝卸貨平臺、過磅裝置、停車調度中心的面積大小、南北方不同地域倉儲遮陽蓬的不同設計和外飄長度、零擔和倉儲門面的大小、零擔倉儲的高度、小到貨車卸貨平臺的最佳高度、信息交易中心的座位間距等等,這些都必須有科學合理的規劃、分布及實際應用方面的考量。
筆者在考察時也發現很多物流園存在規劃配置上的不合理、或配置不完善,有很多園區是沒有經過細致周詳規劃的建設、有一些純粹是老板根據自己的想法建設,有一些是完全依照一些物流方面的研究院或設計院建議而建的,有一些是把著名園區的規劃照搬過來建設的。
筆者認為,無論是依據哪方面的規劃,都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參照成功園區成熟經驗和模式、結合自身優勢條件及行業先進的發展方向的物流園規劃配置相對較為可行。筆者曾調研規劃過湖北十堰一個2500畝的園區、該園區在開盤時的效果非常好、第一期商鋪開盤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認購銷售就取得了90%以上的銷售成績、這是和充分深入細致的前期調研分析、規劃、策劃密不可分。
第二,物流信息交易中心是高端的現代商貿物流園一個非常重要組成部分。物流信息交易中心是物流網絡平臺服務中的一個重要載體之一,是物流信息互聯網平臺在物流園實現落地交易的場所及體驗中心,是傳統與科技接軌的地方;物流信息交易中心把網上和網下以O2O的方式連接起來,實現網上和網下直面對接的交易模式,也是物流信息化具體落地的重要標志之一。
這種把虛擬變成現實,把網上人氣變成現實人數、與傳統物流交易方式相比是新的交易模式,帶來商流、資金流、物流、信息流、數據流,也是現階段物流園區新的利潤增長點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通道之一。
第三,高端的現代商貿物流園區較難運營的是解決網上物流信息化平臺建設與網下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對接的實際操作運營問題。
園區信息化平臺建設除了硬件設備和技術人員的資金投入外,關鍵是長期的物流貨運信息采集,如何采集有效的貨運信息,這項工作是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除了自身園區采集外,還可以與相關的公司合作采集,但要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是要有相關政策制度來約束才行。
筆者在南北方幾個園區實際運營時、對解決這個問題采取了包括“簽約”在內的多項措施來保證信息采集暢通和有效。
線下的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市場)的運營,解決物流交易從線上到線下相關各方、面對面對接的問題,是第四方物流交易網絡平臺提供的服務項目現實落地的一個主要內容,是目前國內信息化現代物流園區較為棘手的問題。
一難是物流信息交易中心的招商,二難是物流信息交易中心的順暢運作。因為物流信息交易中心的順利運作直接影響到包括園區的商鋪、物流檔口、貨運車輛的停靠、各種貨運項目代理、物流金融、各種物流軟件項目的體驗等運營,這些園區服務都是環環相扣,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解決園區升級或建設信息化高端園區需選用合適的模式和建構,但在北方完全照搬廣州物流園區的模式或物流信息交易中心的建構肯定是不行的。
因為這些涉及到地域人文和經濟的差異問題:除了廣州和北方文化、經濟的差異外,就是北方不同的地方都有很大的區別,比如東部和西北的差異、中部和東北部的差別等,就算同是南方的湖南和湖北都有不同、廣東南北地區都不一樣。
物流園的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市場)的正常運營問題,也是很多物流園升級轉型的瓶頸。
現狀是:全國各地有相當部分的物流園、貨運中心、貨運樞紐的老板和管理者都知道信息交易市場的重要性,很多也參觀考察過全國在這方面運營得相對成功的物流園區、特別是在這方面領先于全國的廣州地區物流園,也把先進園區的交易中心結構拍照、外部對接的情形了解清楚,回去也照搬照做。
可是幾個月過去、甚至一年后還是和以前差不多、或變化不大,信息中心市場還是沒有真正啟動起來。
有很多老板為此就寢食不安,甚至于連開始滿懷熱情的干勁都沒有,有的干脆把該中心關閉、或轉型做倉庫、或做其他用途。
筆者在中原地區見過一個物流園原來五千平方米的物流園信息交易中心、后來是出租給物流公司作倉庫用途,筆者在全國各地應邀考查時這種例子累見不鮮。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
1、“投機型”。有一些物流園的老板是看到別人成功之后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行業影響力,就想復制一個、山寨一個,這是當代中國人的追求”快錢”及“快出成果”的共性。哪知道這個東西可不是隨便“山寨”一下就行、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并且是要在實際操作和管理上下大功夫才有可能成功的。
2、“取巧圈地型”。有的物流園以信息化這種項目來取得國家對這方面扶持的政策,通過這個來取得其他方面更大利益的、用的是裝門面的功夫。如能成功最好,不成功也關系不大。通常這種物流園也是打打鬧鬧、做做樣子、宣傳重于實際、也是較難成功的,這種類型出現于原來不是做物流園的老板及原來做商業地產方面的老板改投的物流園項目比較多。
3、“沒有成功的實際操作經驗”。除了以上兩種是投資心態方面導致的原因外,缺乏打造物流信息交易中心的實際經驗是重要原因之一。因為這種線上線下類似O2O形式的物流交易方式,在中國是一個新鮮事物、以前沒有先例、全國做得較成功的也是廣州一兩家,放眼世界也是非常有中國特色,是這幾年出現的新鮮事物、沒有教科書、是成功的物流園區自己通過不懈努力摸索出來的,物流交易方面的一種嶄新模式。如果只是是生搬硬套、沒有成功的實際操作經驗而且忍耐不了過程的痛苦,失敗的結果是必然的。單靠從新摸索是有過程的、要時間的、也是痛苦的、找不到關鍵原因,所以成功在望還是遙遙無期。
4、“沒耐心+沒信心”。因為急于成功,但怎樣做才能成功、要多長時間才能成功、比預想的時間要長、這些都一直困擾著經營管理者,時間一長越做越沒信心、越做耐心越少,很多都是在成功遲遲未到時便放棄了,哪怕是一些條件較為成熟的園區也是如此。
5、“選址錯誤”。物流園各部份運營暢順,跟物流園的選址也有一定的關系,如果物流園在選址階段,選址就顯得尤為重要,關系到以后整個園區運營啟動發展的快慢。物流園所處區位給物流信息戶、貨車司機、貨主、商家等相關人員帶來便利的,物流信息中心的發展相對要快一點,但也不是絕對的,市場是可以通過措施及政策來引導的。
6、“地域差異”。不同地域的經濟和文化方面的差異也導致物流信息交易中心發展速度的不同、成效時間快慢的不同。但是這個客觀原因不是主要的,是可以通過一些措施策略改變的。
7、“不合理結構”。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大廳的結構合理與否,跟以后交易中心的招商、市場運營有相連的關系,這個要考量當地人員素質、文化等因素。這是筆者實際管理了數個現代商貿物流園區、和全國調研考察了數百個中、大型貨運中心、物流園發現的問題。
8、“管理團隊的執行力不到位”。除了一些客觀和高層管理者的原因外,物流信息交易中心的運營團隊的執行力不到位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物流信息交易中心的招商、管理團隊的執行力不到位直接影響招商和運營,除了有管用、實效、成功的經驗、方法及制度外,中下層人員的執行力也直接影響到結果和啟動時間的快慢。
也說明為什么有的園區在同一區域、用的是相同的方法和制度,有的啟動發展快了半年或一年以上的。這些除了各園區有不同的差異外,很重要的就是團隊的執行力到不到位的問題。筆者的經驗除了人員素質的因素外,還要有一套完善的激勵監管機制和培訓方法,調動人員的積極性,才能有效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任務。
下面是筆者在實際運營高端現代商貿物流園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羅列如下:
舊的經營團隊要洗腦、新的要從新培訓、公司內部從上到下,首先是老板、再就是中高層管理者、最后到直接面對客戶的一線人員。公司外部的物流司機、物流信息中介(黃牛)、相關商家等都要進行有計劃、有系統的培訓和宣教。
宣教和培訓因群體不同而方法有所區別、要有針對性。特別是對于貨車司機和物流中介人員,因為這部分人群的文化程度差異較大。宣教時請有實際運營管理經驗的實戰型專家進行培訓,沒有實戰經驗的理論型專家培訓對象主要針對的不是直接的執行團隊。
宣教時首先要“打破南北觀念差異”。解決北方司機、物流從業人員、物流中介人群、物流公司經營思想的誤差和觀念(這里主要是針對廣東以北的物流園區)。這方面需要園區的管理層首先有這方面實操的成功經驗,并且通過培訓相關的部門人員這方面的知識,并由這部份人員對相關的物流公司、從業人員進行宣教以達到目的,這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實操管理監督制度來保障有效執行,以達到最終目標。
如招商中心、綜合服務中心、項目合作中心、停車調度中心、電子商務中心、金融結算、商貿配套中心等),同時也增加了當地的創業、就業人數,也符合當前政府所倡導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可謂一舉數得。筆者在全國各地園區考察調研時也印證上述類似的情況,在與各園區負責人交流中也表達以上觀點,具體用何種的方法要根據當地具體的實際情況及采取不同的措施,要具體分析和不同對待。
APP軟件及微信平臺的體驗中心、綜合業務代理部門等方面的完善使司機和貨主、商家、信息中介等方面的交易更方便更直接、相互信任更強、對在物流信息交易中心進行交易的依賴程度更高。而這些也直接影響到貨運車輛的停靠,司機、貨主、商家等相關交易人數的增加,這些都是環環相扣,反過來也促進和影響了物流信息中心的發展。
最后,“一帶一路”藍圖的實施為物流相關方面建設發展帶來跨區域、跨國境的新機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的概念已深度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也是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要求,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主旋律,物流園的發展也不例外。展望未來“云物流互聯網平臺體系”是物流園可持續發展及橫向發展的發動機、主力引擎,提供了整個現代商貿物流園這個航空母艦的續航動力! 統領整體物流園網絡的分布和發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