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商品已經包郵或者付了快遞費,到村里取包裹時,還要額外支付1塊錢的“取件費”。近日,有市民反映,在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柿子集村,兩處快遞代收點向村民收取1元“取件費”,引發爭議。
對此,木蘭鄉回應稱,項目收費算得上是有償服務,在市場經濟前提下是允許的。
1、付費取件有人同意有人質疑
近日,有網友發帖反映,去黃陂區木蘭鄉的農村快遞代收點取快遞,快遞費已經支付,代收點還是收取了她1元錢的服務費。“很多人覺得這是小錢,我想知道這到底合不合理?”該網友說,如果不合理,希望能夠加強管理。
8月6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位于黃陂木蘭鄉的柿子集村,村民們對于取快遞收服務費一事并不陌生。70多歲的莞婆婆說,子女給她在網上買了東西,她偶爾去拿幾個快遞,每拿一個快遞,都要向代收點付1元錢服務費。她告訴記者:“塊把錢的事,要給就給嘛,畢竟是他們幫我們拿回來的。”
莞婆婆的鄰居說,如果自己去取快遞,要去離柿子集村幾公里的塔耳街,“來回坐車半個小時,車費都不止1塊,還不如給這1塊錢省事。”
也有村民感到疑惑。村民劉女士認為,她在網上買的東西基本都是包郵的,“每次拿快遞還要給這1塊錢,這還算包郵?”另外一位村民也附和著:“快遞都是收過費的,他們確實不應該再收一次。”
2、代收點稱拖運保管耗時耗力
記者走訪了解到,柿子集村有兩家快遞代收點,一家只收韻達快遞,由賣麻將機的朱女士負責;另一家收除韻達外的其它快遞,由開雜貨店的錢女士負責。她們均沒有工資,只是幫忙拖運保管,并非快遞網點。
朱女士介紹,當地村民的快遞物流只送到塔耳街的快遞點,不能直接送到柿子集村。5年前,她常去塔耳街拿快遞,鄰居也讓她幫忙帶回來,久而久之,找她幫忙帶快遞的人越來越多。
“快遞點的老板就讓我把快遞都幫著帶回來,一次可以,兩次可以,次數多了如果不收那一塊錢的話,我都是白做的。”
朱女士家的一輛面包車用來拖運快遞,每天中午,她開車前往塔耳街韻達快遞點,將柿子集村及其周邊村子的快遞全部帶回來,來回半個小時。
運回來后,登記、發短信、打電話全由她一人完成。用來登記的筆記本,密密麻麻記滿了姓名、單號、電話,拿走快遞的在后面打勾標記。朱女士說:“快遞公司沒有給我發工資,開車去拖需要油費,發短信打電話需要話費,耗時耗力,如果不收這一塊錢,誰出呢?”
雜貨店老板錢女士負責的快遞代收點,只有順豐的快遞不用再另外收費,其余公司的快遞都是她用三輪摩托車從快遞點拖回來的。一位村民前來拿走8個快遞,給了5元錢。
“順豐是快遞員送過來的,放在我們這里,快遞員偶爾給我發個紅包。”錢女士說,近期因為這一塊錢服務費,她已接到多次投訴。她在店面貼了一張紙寫著:本店快遞,取件一元。“你愿意給這一塊錢我就帶,不愿意給就自己取。”
3、有償服務項目允許收費
1元錢的生意,在當地村民中引發爭議。“有的人雖然給了錢,但從表情上看得出他們心不甘情不愿,背后議論的人還挺多。”錢女士說,她寧愿跟快遞公司合作,給快遞公司交押金,也不想找村民收這1元錢。
此前,她曾向快遞公司申請過多次,但都沒有成功,“可能是路程遠了,也可能是單量太少,如果我們不收1塊錢的話,做的所有事都是沒有酬勞的。”
記者就此事向武漢市郵政管理局反映,工作人員稱,將核實了解相關情況。記者注意到,針對網友投訴,木蘭鄉信訪辦已作出回應。
經調查核實,因柿子集快遞業務量小,快遞公司未在該地設置快遞代辦點,柿子集片區所有快遞僅送到離柿子集6公里以外的塔耳集鎮,由柿子集快遞代收點工作人員到塔耳集鎮四家快遞代收點清點,將柿子集片區快遞轉運到柿子集代收點,然后再電話聯系當事人來領取。
因公司不給報酬,所以柿子集代收點便按照每件快遞收取1元手續費補貼車輛使用和電話、短信費用,此辦法得到大多數村民認可,少數村民不同意支付手續費的,該代收點也不強求,仍讓村民將快遞取走。只是下次不再代領快遞,村民只能自己到塔耳街道快遞代收點領取。該項目收費算得上是有償服務,在市場經濟前提下是允許的。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