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跳動在教育領域要下大注。
2020年7月16日,字節跳動高級副總裁、教育業務負責人陳林,面向教育團隊做了一場題為《zero to one》(從0到1)的全員分享,其中談到:未來三年,教育業務持續大力度投入,不考慮盈利。這頭銜枚疾行的獨角獸,在教育賽道上體現出了極大的野心與耐心。
在線教育是過去七個多月暗淡經濟中的一抹亮色,這也是七年后的分水嶺——2013年曾有超過300家創業公司同時入局在線教育,多數已折戟沉沙。
3月31日,猿輔導宣布完成最新一輪10億美元的融資,6月29日,作業幫宣布完成E輪7.5億美元融資,2月,阿里釘釘從智慧校園切入在線教育,4月中旬,網易有道精品課邀請郎平成為其品牌代言人,連B站,也涌現出大量教授數理化的UP主。
美股上市公司跟誰學,雖然遭遇多次沽空報告沖擊,股價仍持續逆勢大幅上漲,隨著暑期來臨,在線教育公司,正取代手機廠商成為各大綜藝的新金主。
字節跳動在教育領域謀劃已久,2018年它有一輪綿密布局,投資或收購了一起科技、開言英語、學霸君、Minerva University等公司,范圍從B端到C端,從k12到高等教育。
2019年,主攻方向為k12網校與教育硬件,從產品形態上,包括了高清錄播、在線直播與AI互動課等主流模式,5月,通過收購清北網校推出K12網校產品,主打在線大班直播課。
2020年,它在教育人才方面投入更是大手筆——基本業內最優秀人才都曾收到過它的邀約。
教育是更長的坡,更厚的雪,德勤2019年教育行業報告中推算,2020年教育市場整體規模達到33624億元,其中在線教育占比超過10%, 而K12+STEAM在線化占比超四成。
在這個豐厚而殘酷的戰場中,字節跳動至今還未孵化出一個教育領域的超級APP,但他顯然已做好陣地戰準備。
字節缺乏“教育基因”是最受詬病處,陳林強調,他特別不認同基因論,“只看基因我們做不了任何事情。最開始做頭條,我們也不懂推薦,是自學的。做國際化的時候,很多人英語都說不好。一件事能不能做好,尤其是一件關乎創新的事情能不能做好,經驗不是最重要的”。
教育最終拼的是品質與效果,它真正的交付在購買行為發生之后很長時間才能完成,很難像資訊、視頻或游戲一樣做的很輕盈,需要有教研體系,教學體系,師資培訓體系,把名師的能力沉淀為標準化課件。
入局者難以挾流量與資本之威,挖個坑埋上種子就靜候收獲。但是,基因也是不斷進化的概念,當前正進入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期,數據驅動與專業驅動將成為雙引擎,這恰是字節跳動的機會。
張一鳴喜歡說“大力出奇跡”,前提是要找對發力點。陳林指出,流量、產品、技術都不是字節跳動做教育最核心的優勢,根本性優勢在于兩個,一是戰略決心,二是組織文化。
這是他對自己手中底牌的清晰認識。字節跳動的“重注”,并非只是流量、產品與技術的投入,而是它不回避教育中“重”的部分,嘗試線上線下打通,軟件硬件結合。
字節跳動在用多種方式傳遞它對教育基本規律的敬畏之心。
陳林談到了他自己的故事,一個典型的“教育改變命運”的例子:媽媽和舅舅都是老師,他從湖南鄉村到北大,又因為互聯網,接觸到了以前完全想象不到的世界。
他從三個角度講了當前教育的痛點。首先社會層面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至今還有孩子像他老家的山村一樣,在泥地上學習,把塑料凳子當課桌,走很遠的山路上學,家里只有爺爺奶奶,沒人輔導,師資力量、教學資料的資源配置都過于陳舊、簡陋。
再者,學校教育層面,老師陷入大量重復機械性工作。被迫花費大量時間,在瑣碎的事情上。他母親是是小學老師,他小學時還經常幫母親在蠟紙上刻字,印刷卷子。
第三,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缺少專業的工具與知識,需要更合理、更有效的助手、產品、工具,而不是搟面杖,來幫助他們去有效的輔導孩子。
這些痛點具有普世性,在2018年12月 ,曾有一篇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的文章《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刷屏,它記錄了“中國最前列高中”的成都七中,與中國貧困地區248所中學怎樣鏈接在一起的故事。
并不是每個大山里的孩子命運都會由此改變,但正如“往井下打了光,丟下繩子,井里的人看到了天空,才會拼命向上爬”。陳林認為隨著科技要素的改變,能夠有機會讓優質教育資源更高效、準確的流動,解放老師生產力,讓普通家庭擁有更專業的教育支持。
如果真的對教育行業有理解,就會明白,情懷在這條賽道上并非點綴物或標準話術,而是所有幸存者的標配。對教育的神圣感有真正的體悟,才能覺察到用戶真實的需求。
它離開流量不行,但并不是一門流量生意,BAT等一線互聯網公司都先后進入教育行業,投入大量資源,可實際證明它們親自下場的效果不佳。
它離開資本不行,但這也不是靠錢能燒出來的生意。2012年底世紀佳緣創始人龔海燕陸續推出三款在線教育產品:在線英語口語1對1視頻網站“91外教”,K12領域在線教育大平臺“梯子網”,中小學直播互動線上教育平臺“那好網”,以在線教育行業顛覆者姿態橫空出世,僅梯子網就號稱要“3年燒4.5個億”。
結果很快打光彈藥,91外教出售給了51Talk,梯子網和那好網資金鏈斷裂。龔海燕感嘆,在線教育是個大坑。往里填土就是投錢,投得多,不見得有產出。
這證明了在線教育中,如果將重心放在“在線”,則會迷失在對效率的追求,而離“教育”的本質越來越遠。
此背景下,陳林所說的“戰略決心”和“組織文化”的優勢又體現在哪里?
2020年3月12日,是字節跳動創立八周年的日子,張一鳴發布了一封公開信,教育是他唯一提到的創新業務方向。他稱上海交大ACM班(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是他思考教育業務的起點。
2016年有一段時間,他發現公司好多優秀的算法人才都來自此班,就特地去上海拜訪了2002年交大ACM班的開創者俞勇老師。從交大ACM班的成材率,以及后來對Minerva University的調研,讓他直接認知到教育對激發人的潛力非常關鍵。
他承認有很多人問起公司這一部分的業務進展,而他“其實不焦慮,有耐心”。
以“快”著稱的字節跳動,在教育項目上體現出了更強的戰略定力。要數清楚它同時在推進的教育類項目,同時用上手指和腳趾可能還不夠,因為多達20多個。起手就是大軍團作戰,算是教育領域的異類,新東方、好未來、跟誰學、猿輔導等都是從特定人群、特定科目入手,力出一孔。
字節跳動實際是戰術節奏與戰略節奏的配合:戰略上不動搖,但在戰術上允許試錯,并持有備胎。廣撒網,然后揀出大魚,在賽馬中選馬,這是它基于自己的優勢,在短視頻等項目上經過實戰考驗的策略。“大力出奇跡”,就是對核心業務的暴力投入,對非核心業務的暴力捕殺。
2018年5月,字節跳動正式推出在線少兒品牌gogokid,定位于為4~12歲孩子,純北美外教,提供在線一對一外教課程,直接對標VIPKID,正式推出3個月后,gogokid就邀請國際影星章子怡做代言,還成為了《爸爸去哪兒6》獨家在線少兒英語合作伙伴。
9月,又與芒果TV合作,成為2018熱門真人秀欄目《妻子的浪漫旅行》的行業指定品牌。但在2019年4月,gogokid被曝大量裁員,官方回應是“基于績效,去肥增瘦”。
至今字節跳動依然在為gogokid做長期投入,沒有將它作為棄子。 它在啟蒙教育這個垂直領域,又推出了瓜瓜龍,該產品是熱門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贊助商之一。
瓜瓜龍旗下還有一款主打數學思維啟蒙的產品----瓜瓜龍思維,該產品軟硬一體化,能通過圖像識別技術,捕捉孩子在桌面上的操作行為,實時反映在屏幕上。它的對標產品也不再是VIPKID,而是強調“一對多”,劍鋒直指猿輔導旗下的斑馬英語。
當前教育的頭部選手集中在剛需最為明顯的K12,頭條則貫穿從幼兒啟蒙端的入口,到成人教育端的出口,雖然踩了不少坑,在每個細分領域都還沒有殺出血路,但這種全鏈條戰略決心足以值得對手重視。
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各互聯網大廠都慎重擴招人員,而字節跳動在教育業務卻加大招聘力度。陳林在3月稱,教育業務2020年將會招聘超過一萬人,在其春季校園招聘中,就面向應屆生提供了超過1500個崗位,涵蓋教研教學、產品、研發等多個領域。5月25日,清北網校發布招聘啟示,稱將以兩百萬年薪招聘名師。
“人海戰術”,也是字節跳動為了彌補教研體系的短板。跟誰學、猿輔導、作業幫都已證明了在線直播大班課模式的想象力,當它也要進入K12中大班教學分一杯羹時,高質量教研體系是大班課用戶留存的關鍵。
一端是超過20款產品,另一端是快速擴張的隊伍,稍有不慎,字節跳動就會陷入“大躍進”的陷阱。要保證這輛列車在軌道上狂奔,它就需要具備強大的組織文化力量。字節跳動極為重視組織和人才建設,這是他演講中最高頻出現的詞匯。
他曾談到“我們始終追求高人才密度,追求內部的信息流動,追求context not control;鼓勵不同的職能線進行碰撞、跨界、協作,在更大范圍內產生創新;堅持用戶導向,不自嗨。這些是字節跳動獨有的務實的浪漫主義,也是我們很多業務能夠快速發展的底層支撐。”
字節跳動特別關注組織文化中的信息充分流通,禁止公司內部以職務互稱,甚至不喜歡一對一的溝通,認為這樣效率低下而且會造成不透明。公司開發的協同工具飛書,最強大的功能之一就是群聊,新加入的人還能看到此群之前的歷史交流信息。
字節跳動是國內踐行OKR最徹底的科技公司之一,在創新中結合了“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而組織文化的技術支撐,是它強大的中臺,中臺是為前臺規模化創新服務的基礎設施,對技術研發、數據工作提供統一支持,中臺并不按照按業務線劃分,而是有三個核心職能部門:技術、用戶增長和商業化,分別負責留存、拉新和變現,這是任何一個互聯網產品實現從0到1的核心。
如果從基因角度看,今日頭條確實不是起家自教育,但倡導信息平權,推崇知識與技能的可復制性,這種組織文化基因,又與教育類產品有較高匹配度。
未來的教育格局,依然不明朗,但競爭正駛入快車道。得益于技術進步和雙師模式的誕生,如今新興在線教育公司的成長速度遠超過了它們的前輩,猿題庫、跟誰學、作業幫能在幾年中成為市值過百億的公司,而新東方、好未來發展十年以上才抵達這個階段,這也是字節跳動的機會:過去只要保證產品和服務,靠口碑靠品牌就可以贏得長期勝利,而在產業劇烈變革的窗口期,既要保證質量,也要有快速迭代能力。
未來三年,是字節跳動在教育領域試水后的決戰時期,所謂的三年“不考慮盈利”,只是一個關于決心的描述,但是恐怕沒有一天,陳林不需要考慮增長,他的戰略有效性,依然需要時間來驗證。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