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企業要提升自身的物流服務能力,要實現自身的物流互聯化,先要對商貿物流體系進行深入的了解。商貿服務轉型,深入實施O2O策略,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商貿企業進行落地的時候,就在為選擇何種物流體系而犯難。商貿物流體系主要有兩種,一是自營的一體化物流體系,二是公共的社會化物流體系。
一、自營的一體化物流體系
什么樣的商貿企業會有自營的一體化物流體系呢?例如,京東、亞馬遜、沃爾瑪、7-11便利店等。自營的一體化物流體系有其自身的運作特點、作用和前提條件,這些是商貿企業自建商貿物流體系所必須了解的。
1、運作特點
自營的一體化物流體系有這兩個重要特點,即高度的系統性和規模化運作。
自營的一體化物流體系把商貿和物流融合在了一起,體現了高度的系統性。高度的系統性,至少有這3種表現形式:庫房展銷、倉配銷一體、線上走單與線下走貨相融合。庫房展銷是指,賣場就是庫房或庫房就是賣場。這兩者合二為一能夠節省店面租金,特別是在網店經營模式下,庫房展銷不僅有線下的,還會有在線的;倉配銷一體,就是倉儲、配送和銷售一體化。很多的連鎖店、連鎖超市都采取這種運作模式,系統龐大,并且有很強的計劃性。而線上走單與線下走貨相融合,其中的線上不僅是包括開網店在線銷售商品,也包括商貿企業內部管理系統的單據信息流轉;而線下走貨則是通過入庫、出庫、包裝、運輸、分揀、配送等一系列物流活動來實現商品的交付。
從系統的特點來看,自營的一體化物流體系包含多個部門、多種資源、很多個環節,而且這些部門、資源、環節之間相互依賴、緊密關聯,形成一個龐大的系統。而系統的運轉是由各種相對穩定的流程、規則在主導。
自營的一體化物流體系通常具備規模化運作的特點。因為自營的一體化物流體系的建設及運轉本身會產生成本,只有規模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攤銷體系的固定成本和運營成本。例如,倉配銷一體的商貿企業,需要建物流配送中心,組織配送車隊,開設商超及門店,需要很大的投入。如果沒有規模的支撐則難以攤銷巨大固定投資及運營成本。
2、作用及意義
自營的一體化物流體系的作用和意義在于,可以自主地管控物流服務質量,可以優化商品流通路徑,可以打造區域性的行業門檻。
商貿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物流服務的競爭。在同樣的網絡零售平臺上買東西,有的物流服務可以當天送達,有的物流服務則是好幾天才能送達,這樣的差別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物流體系的不同。不同的物流體系,各自輸出的物流服務會有很大差別。自營的一體化物流體系,可以自主地管控物流服務的質量,可以通過自身體系的不斷升級來提升物流服務質量和效率。
自營的一體化物流體系,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和實際情況來優化商品流通路徑。例如,一個全國性的一體化物流體系,可以根據商品供應廠家的分布、終端門店的分布、用戶的分布及倉儲設施的分布來優化商品的流通路徑。
自營的一體化物流體系,可以打造區域性的行業門檻。對商貿企業而言,自營的一體化物流體系可以支撐大規模的商品流通,會在成本上、商品質量管控上形成獨特的優勢,然后在品牌信譽、性價比的競爭上獲得優勢,最終形成品牌優勢,甚至形成區域性的行業門檻。
3、前提條件
目前,擁有自營的一體化物流體系的商貿企業并不是很多,而且都集中在一些規模比較大的企業。因為建設自營的一體化物流體系所需要的條件比較苛刻,特別是對業務規模、資金投入、系統規劃及經營管理能力有特別高的要求。
自營的一體化商貿物流體系的建設與運營,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業務規模的支撐。物流體系的建設,一般是根據實際業務需要來建設,而不是盲目建設。如果業務量規模很小,則難以分攤物流體系建設的固定成本,也難以使整個體系運轉起來。在發達地區,物流園區很小,但是園區的貨物流量很大;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即使修建了一些很大、很豪華的物流園區,實際的貨物流量依舊很小。自營的一體化商貿物流體系的建設,需要著眼于商貿企業業務本身的規模,而不是物流基礎設施的規模。
自營的一體化商貿物流體系的建設,還需要投入很多資金。建設物流園區、倉儲中心需要投入資金,信息系統建設需要投入資金,體系的運營也需要投入資金,資金投入的數額巨大,一般的中小企業負擔不起。但業務規模、資金也只是具備了基礎條件,還需對物流體系進行系統性的規劃、運營。自營的一體化商貿物流體系的規劃、運營,需要專業的人才隊伍,這個條件也很高。
二、公共的社會化物流體系
現實中,很多商貿企業由于業務體量、資金等條件的約束,無法自己建立龐大的一體化商貿物流體系,但可以利用公共的社會化物流體系。公共的社會化物流體系,是指物流業中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總體。
公共的社會化物流體系有什么特點呢?從物流活動類型的角度來看,有倉儲類物流公司和運輸類物流公司及同時具備倉儲、運輸服務能力的綜合物流公司。從具體物流業務的角度來看,有快遞公司、零擔專線公司、大件運輸公司、園區倉儲公司等。公共的社會化物流體系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同時也是一個被眾多第三方物流企業割裂的體系。商貿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業務的需要,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資源,使之成為一個可以為自己提供個性化服務的物流體系。
對大多數中小商貿企業而言,需要利用公共的社會物流體系的資源來構建自身輕資產化的物流體系。從商貿企業主營業務對物流服務的訴求來看,公共的社會化物流體系是不成體系的,但商貿企業可以通過自身的業務和信息手段,建立自身所需的物流資源之間的透明連接,從而形成個性化的輕資產物流體系。現實中,很多自營的一體化商貿物流體系,也會利用社會物流資源,通過透明連接,將一些社會物流資源納入自己的物流體系之中,從而降低自建物流體系的資產投入比例。
公共的社會化物流體系還缺乏高度的系統性,還在不斷的轉型、升級的過程之中。公共的社會化物流體系的建設是物流企業的責任,這一點將會在第七章進行闡述。但對商貿企業而言,需要認識到如何才能夠調動公共的社會化物流體系為自己服務,如何才能夠通過透明連接,使社會物流資源轉變為自身所需的輕資產化的物流體系,而這一點將在下一節進行論述。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