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機 國產品牌正在崛起 大挖小挖齊頭并進
近幾年來,挖掘機市場快速增長。挖掘機在各種工程建設領域,特別是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和大型工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從經濟性考慮,完成同樣的土石方施工量,挖掘機消耗的能量最少,盡管挖掘機的一次性投資較大,但是投資回收期短,是資金回收率較高的設備。按銷量統計,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中挖掘機已成為僅次于裝載機和叉車的第三大子行業,1995~2006年我國國內生產的挖掘機銷量年均增幅達到32%。
目前在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市場中,挖掘機子行業的市場規模最大。全球范圍內挖掘機的年產量遠遠高于裝載機和推土機的年產量。根據Off-Highway Research 的統計,按銷售量計算,挖掘機占2004年全球工程機械市場約35%。
2006年國內銷售了約5萬臺挖掘機,即使再加上2萬多臺的進口挖掘機,還是大大低于裝載機年產12萬臺的規模。受益于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及許多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和大型工程的開工,2007年上半年挖掘機需求繼續旺盛。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分會統計數據,2007年1~6月,參加協會挖掘機銷售統計的國內主要21家挖掘機制造公司共銷售挖掘機38235臺,同比增長38%。3月和4月銷量分別達到11167臺和10293臺,預計全年銷售量將達到65000臺。專家估計今后3~5年中國挖掘機銷量年均增幅在30%左右,到2010年,中國挖掘機市場需求量將達到10萬臺。目前外國品牌在中國挖掘機市場處于主導地位,2007年上半年,斗山、現代、小松、日立和卡特彼勒一共占據了71%的市場份額。其中韓國品牌挖掘機合計占國內約35%的市場份額。
國產挖掘機近年得到了較快的增長。截至2007年6月底,國產品牌的挖掘機合計市場份額達到19.1%左右,較2005年底的10%有所提升,不過國產品牌的挖掘機6噸級及以下的小挖數量比較大。目前,國產大中型挖掘機企業中,柳工、徐挖、三一等企業具有一定的競爭實力。其挖掘機質量可能已經或者即將超過韓國同類產品。不過一些關鍵重要零部件(如底盤、電控系統、液壓系統和發動機等)仍然需要進口。相信今后3~5年,三一、柳工、徐挖等企業的挖掘機銷量將增長強勁,市場份額有望逐步提高。
過去幾年,中國小型挖掘機市場呈現迅速發展之勢,國產小挖市場份額已迅速增長至40%以上。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一部分零部件都可以由在國內的配套件企業生產,而且產品質量比較可靠。小挖主要用在市政和公路維修等小型工程,有著良好的工作環境,而大中挖的工作環境要惡劣很多。從基礎件和配套件來講,大中挖要求更加苛刻。比如發動機,國內小挖可以使用國產或者合資品牌的發動機,而大中挖制造企業往往會選擇進口的發動機配套。山河智能、廣西玉柴是國內小挖主要制造商,目前其年產能力分別達3000臺和5000臺,而且大批出口。
據工程機械工業協會配套件分會秘書長馬傳偉說,為液壓挖掘機配套之事不是國人做不了,而是過去沒有做。從2006年開始,行業已經探索解決挖掘機液壓件配套的辦法,計劃用3~5年重點解決10t以下小型挖掘機液壓件配套,在此基礎上,再用3~5年解決大型挖掘機液壓件配套。相信今后國產挖掘機的市場份額還將逐步提升。挖掘機不但市場發展潛力巨大,而且利潤可觀,是裝載機的10余倍。因此,長遠而言,在挖掘機市場的地位可能是決定我國工程機械企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龍頭企業的主要因素。
卡特、小松山推產品的質量和性能在行業內排名公認數一數二。因此盡管現在國內有很多企業都進入了挖掘機市場,可能會導致挖掘機行業的競爭壓力日益加劇,但國內企業的技術水平尚不能與國際一流品牌抗衡,國內挖掘機企業的中期目標是搶奪韓國品牌的市場份額。從2004到2006年的挖掘機市場份額來看,柳工和三一作為新進入者,增長速度很快。不過作為高端品牌的代表,小松和卡特的市場份額不降反升,市場地位有所鞏固,小松的市場份額從2004年的11.5%上升至2006年的15%,而韓系品牌現代和斗山的市場份額均有小幅下降。
中國的挖掘機市場之所以能夠健康地成長,而沒有陷入低價格、低品質的惡性競爭中,卡特彼勒、小松、日立、現代、大宇、神鋼等國際著名企業作出了很大貢獻。這些企業不但帶來了先進的挖掘機制造技術,還將成熟的代理制引進中國,培育了中國第一代優秀的代理商,使中國的挖掘機市場能夠健康有序地發展。這些企業根據在國際市場運作的經驗,在中國挖掘機市場發展的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經營方式。比如,2004年卡特彼勒首次將融資租賃概念引入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目前卡特的融資租賃業務給予其代理商很大的支持,已經占到各代理商業務的80%左右。
盡管如此,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講,挖掘機行業都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中最令人期待的。
工程起重機 產口供不應求局面繼續 履帶起重機更是熱門
工程起重機主要包括汽車起重機、輪胎起重機、全地面起重機、履帶式起重機和隨車起重機等,工程起重機是近年發展最快的品種之一。汽車起重機具備了機動、靈活、作業半徑大的特點,廣泛應用于野外起重、搶險、倉庫、車站、碼頭及狹窄工地作業等。而中大噸位履帶起重機具有一般輪胎式起重機所無法達到的臂長、起重力矩、作業幅度、帶載行駛能力及適應惡劣地面的能力等優勢,因此被廣泛應用在大型吊裝工程。
2007年上半年,我國工程起重機行業在國內市場需求旺盛和出口快速增長的帶動下,保持高速發展,產品供不應求的局面仍在繼續。汽車起重機是中國工程起重機市場的主力軍,2001~2005年中國汽車起重機銷量實現了年均28%的增長幅度,2006年銷量為14154臺,同比增長31%左右。2007年1~6月,汽車起重機銷量接近萬臺,同比增長28%,全路面起重機同比增長82%,履帶起重機銷量約400臺,同比增長85%,成為起重機市場最大熱門。隨車起重機銷售量增長了55%。全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5%。
繼美國20世紀70年代中期年產7500臺、日本1980年年產8000臺后,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大工程起重機生產國。近幾年,隨著我國電力、石油化工、冶金、鐵路、公路、港口等大型建設項目大量開工,大噸位起重機和履帶式起重機市場發展迅速。我國20t以上汽車起重機銷售占汽車起重機總銷量的比重從2001年的22.5%已增至2005年的42.9%。
國內汽車起重機生產廠商主要是徐工重型和中聯重科。16t以下的汽車起重機市場,徐工占主導地位;16~50t的汽車起重機市場,中聯重科和徐工的市場份額估計分別為30%和50%;而50t以上的汽車起重機市場,中聯重科和徐工的市場份額估計分別為50%和40%。
履帶起重機是近幾年中國起重機市場的新寵,發展速度快,產品噸位不斷刷新,目前已形成35~600t的產品系列,900、1250、1600噸級的履帶起重機正在研制中。與此同時,履帶起重機生產企業不斷增加,主要企業有撫順挖掘機制造有限公司、上海三一科技、徐工重型、中聯浦沅等,最近,福田雷沃重工開始進入履帶起重機生產領域,并生產出了80t和200t的履帶起重機。
混凝土機械 國產品牌唱主角 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近幾年來,國家對商品砼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強有力政策法規,如2003年的《關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區現揚攪拌混凝土的通知》、2004年的《散裝水泥管理辦法》(5號令)以及到2005年12月31日國內240個城市要全面推廣商品砼、禁止現場攪拌砼政策等。在政策推動下,國內商品砼占砼總量的比例迅猛提高,預計2010年將達到40%,比目前提高一倍以上。因此我們相信今后幾年中國砼機械行業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估計年均增速將在40%左右的水平。
砼機械的主導產品是商品砼成套設備,主要包括砼攪拌樓(站)、砼攪拌運輸車、拖式砼泵、砼泵車及配料機等輔助設備。隨著競爭的不斷激烈,近幾年,各企業都注重了技術上的改進,無論是攪拌機、攪拌站、攪拌運輸車還是砼泵(泵車)等,在設計水平和工藝水平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如電子技術、液壓技術,在砼攪拌站、砼輸送泵(含臂架式泵車)、砼攪拌輸送車等產品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是大型站(樓)、車、泵,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已有了較大的提高。這些產品比以往更加注重降低能耗,更加注重安全性、舒適性、維護和使用的經濟性。在控制系統中大多采用了微機自控方式,使產品的技術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質量也得到了改善。無論是可靠性、實用性還是經濟性均有了顯著的改善,國產砼機械產品主要性能指標基本能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國內砼機械市場基本被國產品牌占據。
以砼泵車為例,近幾年經歷了高速發展的階段。1999年以前,全國的砼泵車年銷量僅為50臺左右。2000年以后,隨著建設工程對生產效率的關注以及商品砼的大范圍使用,泵車的產銷量迅速增長,年均增速在40%以上。2005年、2006年銷量分別達到1200臺和1800 臺左右,專家估計,2007年有望達到3500臺。目前國內企業已能生產37~56m臂架長度的各種規格泵車,三一重工今年又成功推出了66m世界最長臂架泵車,奠定了自己在中國乃至世界泵車領域的領軍地位。國內砼泵車的主要生產廠家為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目前,兩公司的砼泵車的國內市場占有率約為75%~80%。
專家指出,砼機械未來發展趨勢是高附加值化、智能化和系統化。商品砼成套設備的配套產品以及能夠滿足用戶特殊要求的產品將會在未來得到較大發展。如砂石預處理設備、殘余砼清洗回收裝置、高性能砼攪拌設備、冷熱攪拌的砼攪拌站、長臂架泵車等。此外,我國西部大開發的投資規模將超過以往任何大型工程。由于西部開發時間跨度長、東西部經濟差距大,不可能集中購買高、精、尖的大型設備,因此適合西部自然環境、經濟實用的產品將會被市場看好。
最近,商務部和建設部又聯合下發通知,確定于2007年啟動在全國大中城市城區施工現場禁止攪拌砂漿工作。兩部委表示,在禁止城區施工現場攪拌砂漿工作的推進過程中,將根據不同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建設技術發展狀況、預拌砂漿供應狀況等方面的差異性,分期、分批予以實施:第一批實施范圍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南京、杭州、鄭州、寧波、廈門、青島、廣州、深圳、大連、珠海、蘇州、無錫、揚州、常州、連云港等19個城市,實施時間擬定為從2007年7月1日開始;第二批實施范圍包括石家莊等36個城市,實施時間擬定為從2008年7月1日開始;第三批實施范圍由各地散裝水泥主管部門會同其他相關部門根據本地具體情況提出,實施時間初步定為2009年7月1日開始。這是自2003年10月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的通知》后的又一重要舉措。
壓實機械 振蕩調整市場持平 群雄逐鹿各展所長
壓實機械是基礎設施建設中不可或缺的技術設備,其生產和使用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密不可分。國產壓路機向來是國內市場上的主力,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有一定的競爭力。目前壓實機械行業已形成了國有、民營與外資的多元化投資格局,而股份制企業占據了行業主體。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壓路機生產國和消費市場,壓路機國內總銷量從2000年的5966臺增到2003年的12801臺,平均年增幅29%。2004年宏觀調控后壓路機銷量一路下滑,2005年跌落到8623臺, 2006年走出低谷,全國壓路機的總銷量再次逼近萬臺大關。據壓實機械分會統計,2007年上半年,19家壓路機企業共銷售壓路機5227臺,與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而2007年上半年壓路機出口量創紀錄地達到1096臺,同比增長74.5%,已占到上半年總銷量的20.9%。
機械傳動的振動壓路機和靜碾壓路機,由于相對技術成熟和物美價廉,并且運行費用低,在國內獲得了用戶的普遍認可,連續多年占到壓路機總銷量的80%以上,但最近兩年以來呈比例下降趨勢。今年機械驅動單鋼輪壓路機和靜碾壓路機所占的銷量比重有了十分明顯的下降,機械驅動單鋼輪壓路機銷量比重驟降至46.9%,同比下降了12個百分點!靜碾壓路機所占的銷量比重降至6.9%,與2004年以前靜碾壓路機占總銷量20%以上的形勢不可同日而語。而全液壓驅動單鋼輪振動壓路機、液壓驅動雙鋼輪振動壓路機和輪胎式壓路機所占銷量比重分別為14.8%、13%和 10.5%,增長均在3個百分點左右,較為明顯。這種變化趨勢部分地促使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江麓等壓路機企業的市場份額有了增長。另外,外資品牌壓路機在今年上半年市場占有率的提升也與此有關。
國產壓路機因具有適應多重市場需求和物美價廉的優勢,出口前景廣闊,低端產品適應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需求,高端產品能以低廉的價位擠進歐美市場。但同時由于中國壓實機械市場的繁榮,世界各大工程機械跨國公司紛紛來到中國投資建廠。英格索蘭、卡特比勒、戴納派克、寶馬格、酒井、維特根都分別在中國設立了獨資公司,世界著名的壓實機械跨國公司已全部登陸中國,群雄逐鹿促成了中國壓實機械市場的國際化。
推土機 市場集中度提升 出口占銷量兩成半
推土機是工程機械中最有代表性的機種之一,它具有強大的牽引力和良好的越野性,廣泛應用于公路、鐵路、水利、建筑等工程施工中。目前,國內市場上山推股份、河北宣工、天津建機、一拖和彭浦巨力5家公司占據整個行業銷售總量的92%左右。
統計數據顯示,國內14家推土機主要生產企業2006年銷售推土機6087臺,比2005年增長 16.2%。2007年上半年,國內主要的12家生產企業共銷售推土機3952臺,同比增長14%左右。由于推土機產品國內外價格相差40%~50%,因此近年我國推土機的出口增速很快,2006年出口1080臺,同比增幅86.2%;2007年上半年出口970臺,同比增長61.7%,出口已經占銷售總量的1/4。
2007年上半年,推土機銷量排在前3位的山推、河北宣工和天津建筑機械廠共銷售推土機3016臺,占總銷量的76%,尤其山推憑借在技術和質量上的優勢,近年市場占有率穩步提高,行業地位不斷得到鞏固,市場份額從2001年的24%上升到2006年的45%左右,2007年上半年其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到48%。預計未來幾年國內推土機可保持年均增速15%~20%的水平。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