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個名品時裝專柜前,從事商業(yè)活動的王女士正在試穿新款式衣服,沒過一會兒,電話不斷,頻頻打斷她的試衣樂趣。
于是,王女士開玩笑地對售貨員說道:要是每件衣服不用試,能直接看見我穿的樣子就好了。 我就直接買下,既省時間又不花力氣。
對于經常逛商場的人來說,這是女士們最渴望的。而今,這種想象卻在SCIC(香港供應鏈創(chuàng)科中心)變成了一種現實。
目前,SCIC不僅研發(fā)成功,而且已經開始全面展示制造、物流和零售業(yè)等領域的EPC/RFID解決方案,包括制造業(yè)和物流業(yè)聯系的 “智能閘門”、未來零售商店的 “聰明貨架”與 “聰明試身室”等。
在香港,記者親身前往SCIC體驗了這種新科技帶來的震撼。
科技體驗
11月30日,香港。
走進SCIC體驗中心,迎面是一堵創(chuàng)科中心的成員伙伴和研究機構的名錄的墻。據Ronald Heung介紹,體驗中心分為展示區(qū)、生產區(qū)和物流區(qū)。
在展示區(qū),展示欄分別放著酒、手機、藥品、光碟和衣服等。Ronald隨手拿起兩款諾基亞手機 (這里需要特殊注明的是,手機都是真機),把這兩款手機往智能咨訊站上一掃,手機的款式和價格、功能便可清晰分辨。
如此看來,平時到手機專賣店的斟酌和打量都可以在這種新科技面前消失殆盡。這還只是小菜一碟,工作人員接下來的展示讓記者更為關注。
來到 “聰明試身室”,拿過兩件在香港賣得比較火的新款衣褲,只要在試衣間穿上所選擇的衣服,經過電腦一掃,電腦上便會出現穿著者的形象,而后試衣者可以隨意地拿上任意款式衣服,經過智能電腦掃射,電腦便會自由搭配起來,展示各種效果。
Ronald解釋道,這套智能系統(tǒng)能自動識別顧客所挑選的時裝產品及提供實時配襯建議,利用仿真試衫器,顧客無須把所挑選的服裝穿上身體,便能看到自已穿上該件服裝的模樣。同時系統(tǒng)還能分析每位客戶以往的購買習慣及行為,從而提供更加貼身及個人化的服飾建議。
對于售貨員來說,這套新科技還能精確測算出每套衣服的試穿次數,與以往只能計算賣出的件數,不能不說是邁出了一大步。
這一新科技的奧秘便在于RFID標簽的研制和使用,將標簽內置于各種貨物之中,可以很快識別貨物的屬性和追蹤貨物的每一步去處。
接著Ronald向我們展示了各種他們所研制出的RFID標簽,并在商品的生產區(qū)和物流區(qū)做了一個演示。當Ronald推著貼了RFID標簽的貨物叉車運進倉庫時,倉庫大門處就被讀取了全部信息,這些數據被傳至信息系統(tǒng),經過與貨架信息的分析對比,可以分給每箱商品一個確切的存放區(qū)域。同時 “智能貨架”上也裝有RFID讀取器,監(jiān)控著貨架上的商品狀況。
當貨架出現相應商品的缺貨信息時,信息通過公用的信息平臺被同步傳送到倉庫。同時送貨路徑會清楚的顯示在叉車駕駛員前面的顯示屏上,一旦走錯位置,系統(tǒng)會主動顯示錯誤。商品上架后, “智能貨架”會再次讀取商品信息,判斷補貨是否準確,更新管理系統(tǒng)里的商品數據。
Ronald介紹說,一旦出現拿貨或是補貨的錯誤,讀取器都能迅速識別并且提醒,大大減少了出錯率。同時在生產,物流的整個過程中各種數據不斷被更新,能確保管理的高效實時。它將在企業(yè)整個供應鏈網絡的搭建中,幫助企業(yè)完成與其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信息連線。
對于這種新科技帶給物流業(yè)的沖擊,馬士基集團大中華區(qū)首席商務官Tim Smith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道:新技術會使整個供應鏈的可視性提高,使貿易伙伴知道自己的貨物在哪,并且通過這種可視性,有助于客戶知道本身在供應鏈管理上的瓶頸、缺失和破損,對于降低成本和有效管理,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環(huán)保力行
一直以來,我國的物流綜合成本遠遠高于發(fā)達國家,已是個不爭的事實。專家歸結出主要原因,就是物流各環(huán)節(jié)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溝通不暢,造成庫存大,運力浪費。
而當新科技的出現將極大改變這種局面時,綠色供應鏈的現實又不能不引起我們注意。
2003年,歐盟出臺了兩項環(huán)保指令,即 《廢棄電子電氣設備指令》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這兩條指令所涉及的產品,包括家用電器、IT和通信設備、照明設備、電氣電子工具、醫(yī)療設備類等10大類、近20萬種產品,幾乎涵蓋了我國主要出口機電產品。這兩項指令的實施,意味著我國出口到歐盟的產品如果不符合要求,將不能出口到歐盟市場。
于是在中國,一些行業(yè)的領先企業(yè)開始重視和實施綠色化的進程,也許企業(yè)過去采取綠色化的政策是因為他們是被迫那樣做的,或者是出于樹立公眾形象的需要。但是幾年過后,發(fā)現減少污染物和浪費對成本的節(jié)約有積極的影響,內部流程可以因此而更加有效,客戶更加高興,甚至對環(huán)境保護來說都是有好處的時候,企業(yè)的環(huán)保意識也開始加強。
隨著國際客戶對環(huán)保的更關注,國際化的物流公司將不得不提高自身的環(huán)保意識,為客戶做好服務。
為此,馬士基物流公司全球總裁Henrik Ramskov指出: “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關注其供應鏈相關活動的碳足跡,并向我們尋求減少碳排放的有效方法。傳統(tǒng)上,人們總是在生產和國內分銷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減少碳排放量。然而,對于我們從事國際采購的客戶來說,其全球供應鏈擁有巨大的減排潛力,而且這一潛力還尚未被開發(fā)。”
于是針對客戶,馬士基物流公司在全球推出名為“供應鏈碳控制 TM(Supply-Chain Car-bonCheckTM)”的全新碳減排咨詢服務,幫助客戶制定并實施旨在減少供應鏈碳排放的解決方案。這是首次由物流供應商開發(fā)的專門應對全球供應鏈挑戰(zhàn)的環(huán)保類服務。
在該方案中,馬士基物流在幫助客戶測算出目前的碳足跡水平之后,為他們設計出替代供應鏈模式,并和現有模式的碳足跡水平進行比較,繼而根據可操作性和成本節(jié)約量對新設計的供應鏈模式再次做出評估,直到最后幫助客戶將推薦方案付諸實施。
共同責任
“科技的應用有時很難推廣,因為使用科技將提高成本,而提高成本后沒有獲利將使得科技的使用更為艱難。環(huán)保也是一樣,使用環(huán)保材料將提高企業(yè)成本,但是環(huán)保是企業(yè)不得不邁向國際化的一步。如果在新技術的普及中能讓企業(yè)獲利和受益,將是非常完美的事情。”業(yè)內資深的物流專家感慨道。
面對記者對RFID在市場推廣上的質疑,Tim Smith解釋道: “RFID還是有經濟性的,現在所有的RFID價格在慢慢下降,而且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未來幾年RFID的成本將降低,以后我們將要做的更多是邀請國際客戶來怎樣運用RFID和我們如何與SCIC合作更好地開發(fā)RFID技術。”
一組來自國外的研究結果,在德國,RFID技術以及電子數據交換(E-DI)的使用已為麥德龍現購自運批發(fā)商場、Real 大賣場以及集團配送中心倉庫每年節(jié)省850 萬歐元的費用。而這只是在整個流程11個環(huán)節(jié)中的兩個被分析和量化的環(huán)節(jié)所節(jié)省的費用。
對于Sun公司,從產品的設計到回收再利用或處理的每一個階段都在發(fā)生著改變。這家服務器、工作站和軟件制造商也削減了產品說明用紙的數量,而主要依靠因特網傳送客戶所需的信息,僅此一項每年就可以節(jié)省成本100萬到1000萬美元,減少兩百萬磅的用紙。 “相當于挽救了大約6000棵樹,”Sun公司供應商關系負責人如是說。
在國外,僅港口方面就出臺了很多綠色環(huán)保政策,如長灘港實施的“綠色港口政策”、洛杉磯的 “綠色碼頭”項目、鹿特丹2020年 “清潔、環(huán)保港口”發(fā)展規(guī)劃、紐約-新澤西建立 “港口環(huán)境管理體系”等。
作為航運界的老大,馬士基的環(huán)保政策其實是一個非常完善的體系。比如,今年4月曾停靠廈門嵩嶼港和寧波港的全球最大的貨柜船 “艾瑪·馬士基”號 (1.1萬箱船),擁有先進的效能系統(tǒng)、廢熱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電子控制發(fā)動機等特殊裝配,通過降低10%的總油耗而減少廢氣排放。
而馬士基航運公司推出的QUEST(倉儲運輸質量與能源效率)全新溫度控制軟件解決方案,能在不影響冷藏運輸服務質量的基礎上,將用于制冷的能耗削減至50%。如此實施下來,每年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325,000噸。
保障人類和環(huán)境免受污染,將是綠色供應鏈概念提出的一個重要意義,其實也是企業(yè)和社會的責任。
“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海上運輸是最環(huán)保、能源效率最高的一種。盡管如此,馬士基將繼續(xù)保持行業(yè)領先,重視科技,運用科技在海運上。同時在環(huán)保上,我們將為供應鏈環(huán)保做努力,與客戶一起,減少污染度。”Tim Smith堅定地說道。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zhàn)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yè)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