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盤點:2021變革之年,2022未來可期
轉瞬間,2021年僅剩最后一周就結束了。過去這一年,在內外“雙循環”驅動下,全國快遞業務量在繼續維持較快增長區間的同時,也不斷向服務農村、服務制造業以及服務跨境貿易方向發展。在政策、行業發展等多重因素下,快遞物流行業低價競爭迎來拐點,部分企業啟動服務和產品分層,推動行業逐步從價格競爭轉向服務質量競爭轉向。在此格局下,快遞物流企業有望逐漸提高服務質量,或實現向綜合物流服務商等角色的新轉向。與此同時,行業創新融合加速,科技驅動產業升級。快遞物流企業不約而同選擇了“加碼”科技,無人機、無人車等先進物流設備的使用逐步實現產能爬坡、大規模應用,也推動行業加快邁向智能化、自動化。如果只給今年的國家政策兩個關鍵詞,莫過于“碳中和”和“共同富?!薄T谡邔用嫔?,“雙碳”已經成為物流企業必答題,而在邁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路上,如何讓物流從業者更有獲得感,也是所有希望“走得更遠”的物流企業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當下,物流作為社會運轉基礎設施之一正在面臨“動能轉換”。面對內外環境變化,一批有前瞻意識的中國物流企業開始帶著數字化能力踏入產業深水區,譬如菜鳥,就在加大自主運營物流建設、提升物流服務核心能力,在國際、鄉村、供應鏈等一些增量賽道上做扎實、持續的投入。回望2021、展望2022年,物流道遠,未來可期。
— 1—
與制造業親密“相融”
在快遞“兩進一出”中,“進廠”恐怕是今年最迫切推進的一環。我國共有300多萬家制造業工廠,散落在2000多個產業帶,它們是中國實體經濟的基本盤。在此背景下,菜鳥、三通一達、德邦等快遞物流企業都在積極探索進廠的供應鏈服務新模式,推進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發展。例如,圓通采取的“服務一站式、倉配一體化、售后一條龍”的全產業鏈服務策略,還有菜鳥聯合淘特向駐倉商家輸出的C2M產銷模式,即定制化服務和個性化生產等,都相當行之有效。在C2M模式中,菜鳥產地倉起到了“承前啟后”的關鍵作用:通過產地倉,工廠生產線出來的商品直面消費者銷售、發貨,省掉了中間環節,物流成本可降低接近30%,而且產品和前端的營銷能無縫對接,不僅降本提效,還能更快送達。公開資料顯示,菜鳥目前已在全國建了70多個產地倉,涵蓋國內30多個制造業產業帶。今年以來,隨著全球產業政策政府干預的抬頭,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也成為我國物流業的重要目標,傳統制造業供應鏈的數字化轉型也在加速進程。今年,一商宇潔跟寶潔、菜鳥一起共創的多級動態倉網解決方案獲得了 ECR 最佳實踐項目大獎。作為北京市屬國企以及寶潔在全球最大的分銷商,一商宇潔在菜鳥幫助下解決了其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的難題。雙11期間,一商宇潔通過供應鏈控制塔的實時觀測,不僅訂單較四、五年前翻了近十倍,還實實在在把庫存降了下去。
— 2—
快遞“進村”中場剛至
緊貼國家共同富裕政策,今年的“快遞進村”工作開展得不可謂不扎實。過去幾年,隨著農村互聯網以及電商的崛起,網絡上前赴后繼地涌現出許多鄉村網紅,前有李子柒,現在是張同學,他們在爆紅之后也大多投身農特產品的帶貨。鄉村產網紅并不稀奇,但要實打實讓快遞“下鄉”、讓農貨“上行”,這都需要鄉村快遞的支撐。目前,主要快遞品牌網點已覆蓋全國98%的鄉鎮,“快遞鎮鎮通”已基本實現,但從鄉鎮到鄉村的,依然是個大難題。快遞進村成本居高不下成為最大的攔路虎,想讓當地鄉村經濟不僅能“活血”,還能“造血”,這并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舉個最直觀的例子。在湖南衡陽耒陽,90后農村站長胡夏為近萬留守老人送快遞的事情就被《人民日報》作為典型重點報道了。胡夏能撐下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在接送包裹之時,也幫助村民們賣貨。2019年,菜鳥在耒陽升級鄉村物流,把電商資源接入到鄉村快遞體系,推出農特產上行服務,這個“下鄉”和“上行”的通道便是胡夏經營的鄉村版菜鳥驛站。這位菜鳥快遞進村項目的村級負責人,前后整整花了5年時間才把村里的老人培養成網購高手和賣貨高手。
最近,菜鳥又啟動了“萬村”計劃。在當地,除了繼續用“共同配送”盤活縣域快遞力量外,還準備在未來一年在全國新建15000個村級服務站、投入10億元專項資金進行系統化的數字化改造,這才是最關鍵的一步。根據農業農村部的規劃,2025年中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將達到1萬億元——2020年,這一數據僅為4158.9億元,還有翻倍的差額等待填補。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下沉市場需求不斷激活,包括快遞、冷鏈物流等都將迎來新的增量空間,相關政策的紅利也將持續釋放?!斑M村”之路,終局尚遠。
— 3—
綠色物流落地有聲
2021年“雙碳”政策落地有聲,中國快遞物流業在歷經13年“雙11”之后,也開始聚焦規模、時效之外的“綠色”新議題、角逐減碳試驗場??傮w上,今年綠色物流的履責主體有延伸至上下游企業、政府職能部門、相關公共機構和消費者的趨勢。除了環保包材替換、快遞包裝減量等常規方式,依托遍布城鄉社區的10萬+菜鳥驛站做綠色回收的菜鳥,無疑在綠色物流這條路上走得更遠、做得更實一些。無論是面向消費者推出“個人減碳賬單”,還是和商家聯合提出的“綠色包裹倡議”,亦或是推廣“回收換雞蛋”擴大消費者參與,菜鳥想做的,不單單是簡單的綠色包裝、綠色園區等物流環節的綠色化,而是培育新型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讓“綠色物流”變得可運營、可持續。“雙碳”絕不僅僅是一個概念,而是未來十年、數十年的世界主旋律,當然,也是每個國家甚至每個企業之間的較量。“碳關稅”將從2023年起分布實施,如何通過綠色物流促進綠色貿易,成為一個必答題。面向未來,如何通過綠色物流提升中小商家的綠色競爭力,是我們的物流企業亟需思考的問題,也是應該抓住的機遇。
— 4—
服務分層趨勢加快
12月8日9時,我國年度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千億級別。這個數字的背后,是中國快遞行業日均服務7億人的龐大體量,以及消費者對快遞服務需求的日益分層。而國家郵政局也明確提出,已邁進“千億件時代”的中國快遞業,下一站是高質量發展。回顧這一年,“服務拐點”出現在4月。這一月,順豐業績爆雷、頭部快遞公司財報均不樂觀,隨后浙江義烏連開兩張罰單,極兔、百世低價傾銷被罰,價格戰被監管部門一擊重拳。4月15日,菜鳥驛站正式在北上杭推出淘系包裹免費送貨上門,在快遞服務消費者自主可選上嘗試性邁出第一步。這一服務也在天貓雙十一期間開始規?;菩?。12月初,新入局的“抖音快遞”將送貨上門界定為“物流增值服務”,并選擇在商家側啟動相關服務可選,以提升消費者體驗。郵政總局正式召開電話座談會,明確“推動行業服務分層 防范不正當競爭”,毫無疑問加快了快遞服務升級時代的到來。2021年,面對消費者對快遞配送的差異化需求,快遞物流企業各自探索送貨上門服務已成為行業共識,未來快遞產品如何分類、服務如何分層,我們拭目以待。
— 5—
無人配送產能爬坡
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登月工程”,自動駕駛技術誕生已有幾十年,一直在尋找落地的契機。疫情的爆發,讓無人物流配送技術率先在此場景落地?;赝?021,疫情對工作生活的影響還在持續,也在加快物流服務數字化與智能化改造的進程。在抗擊疫情的戰役中,以“無接觸配送”“無人配送”為代表的物流業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在運輸防疫物資、保障民眾生活物資配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便利的背后離不開強大技術的支撐,無人配送也成為菜鳥、美團、蘇寧們逐鹿的新戰場。過去一年,菜鳥無人物流車開進了全國200多所高校,北到哈爾濱、南到南寧,給全國的用戶送出了幾百萬個包裹,350多輛菜鳥無人車全員上崗為高校師生送快遞也成為全國快遞末端最大規模的無人車配送集群。無人配送被大量應用也在“倒逼”無人配送的技術、運營和服務能力升級,進一步推動無人配送走向成熟。畢竟,無人配送在提高物流效率、減少人員交叉感染方面凸顯出來的優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重大自然災害等這樣場景下提高應急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斷定的是,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化設施設備與物流活動進行深度融合,會進一步擴大智慧物流在應急物流保障等方面發揮的積極效用。
— 6—
“破浪”出海路更寬
在人口流量紅利已經瓜分殆盡的當下,盡管我國快遞業務量8年來穩居世界第一,但消費者業務的增長已經集體趨向于減緩。于是,在國內,尋求服務下沉、產品分層;在國際,尋求快遞出海、物流出海業務,成為物流企業為數不多的“增量”選擇。12月,中國物流集團正式掛牌成立,這支央企“正規軍”的成立意指全球物流競爭:在一帶一路的政策支持下讓國產物流體系出海,形成全球化供應鏈,內保國內民計民生,外助國企做大做強,或許才是其初衷所在。
中國快遞、物流民企也在紛紛走出國門。今年恰逢中國入世20年,一場疫情讓國際物流供應鏈的必要性異常凸顯,也讓像菜鳥這樣擁有全球化物流運營能力的企業抓住了機遇,加快形成與中國產業鏈優勢相匹配的中國供應鏈能力。在2021年美國商業雜志《快公司》(Fast Company)發布“2021年亞太十大最具創新力公司榜單”,菜鳥首次入圍,名列亞太榜單第九,是唯二上榜的中國公司。12月,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共同發布《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強調“物流樞紐”的重要作用。物流樞紐的重要性,在疫情期間表現得格外明顯。正是憑借全球基礎設施的扎實投入以及技術能力的提升,菜鳥在疫情中維持了一個穩定而具有性價比的全球物流服務。即便是在全球港口集裝箱和艙位緊張的情況下,菜鳥全球供應鏈的跨境港到港運費還比隨行就市的市場價低30%左右。幾天后,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即將正式生效,區域貿易的一體化必然將催生區域物流新需求,最近“中老國際班列”的發車就是一個明顯信號。對于快遞物流企業來說,需要從區域一體化的角度重新評估整體供應鏈的運作效力,新的挑戰即將到來。
— 7—
員工關懷與福利向實
“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毖胍曋鞑ブ鞆V權的一句戲言,逐漸成為快遞小哥的工作日常。眾所周知,快遞員工作強度大、綜合待遇相對較低,合法權益如果得不到保障,企業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嚴峻。今年以來,快遞員群體的權益保障問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和保障力度。7月份,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快遞員全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從薪資待遇、社會保險、作業環境、社保權益等方面初步明確了做好快遞員權益保障工作的基本路徑。
此后,上調快遞員派費、成立快遞員工會、減少服務類罰款等措施先后出臺。從中通出資1億元設置“快遞小哥關愛基金”,到菜鳥給一線快遞員發紅包,提升一線職業幸福感,眾多快遞物流企業都在行動,給快遞員群體提供一個更溫暖、更安全、更有獲得感的工作環境成為行業共識。再過一個多月就到春節了,目前已有德邦、中通也陸續表示2022年春節“不打烊”。實際上,從2021年的春節開始,各大快遞公司就已經在春節“不打烊、不休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