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雄安,這座千年大計,未來之城,正以其基本思路進行有條不紊地建設,物流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在雄安新區正走上高質量發展的快速路,這里的物流建設,與其它城市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點呢,切入點在哪里呢?
一、后發優勢,不走彎路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決定發布,這是黨中央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同時也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
雄安新區包括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區域,是一張白紙,具有得天獨厚的后天優勢,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中央出臺一攬子特殊支持政策,推進了雄安新區高標準建設。
近年來,雄安新區的建設一直是全國人民的關注的焦點,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優化京津冀經濟與空間,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等是其發展重點。
雄安新區建設要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以創新、綠色、智能為基,托起千年大計,從物流來說,就是立足既有線路、貨場資源,融入綠色智慧物流理念,推進全域一體化物流體系建設。
當前,城市物流的發展模式,正在由政府主導、園區模式向市場主導、靈活配置轉變,雄安物流建設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態,認同當前城市物流社會的發展態勢,從企業、政府兩個維度來主導新區物流建設。
雄安新區更像一個大試驗場,許多先進的城市理念與思路,在這里率先嘗試,逐步帶動推進全國城市的建設:探索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方法就是其目的之一。
7年里,雄安新區從無到有、從藍圖到實景,各項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
雄安新區是座創新驅動的新型城市,定位于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央企在新區設立各類機構200多家,示范作用和集聚效應凸顯,隨著初創高新企業數量的增加,這座城市將閃耀令人矚目的未來之光
將物流發展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充分應用,成為新時代以技術創新驅動建設的智能城市的樣本,雄安新區以物流大數據服務城市決策,提升社會供應鏈效率,為全世界城市建設和全物流行業創新提供示范。
回顧過往,城市物流走過了一個循環的路徑,從早期的從工廠剝離走向社會化,到今天的再融合到制造業中,通過規模化、精益化,成為智能制造與智慧物流的整合者。
雄安新區的建設,將有效地規避這一過程,從高新產業發展與城市宜居生活入手,有目的地建設以智慧物流為代表的新型物流基建設施。
二、物流先行,創新有道
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產業,是未來智能城市建設的基礎和關鍵環節,雄安新區的建設,以物流產業為引擎,2018《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共有十幾處提及“快遞”“快件”“物流”等關鍵詞,彰顯了物流在新區建設中的基礎作用。
城市物流產業的發展進入到由數量型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階段,成為衡量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物流如何從“量變”到“質變”,就是要搶占物流技術先機,打造綠色智能物流中心,自覺向環保、智慧、集約方向變革。
雄安新區是完全從零起步建構的一座新城,可以實現物流基礎設施和城市基礎設施、城市交通社區設施等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從一開始就以高質量為基礎,強化路網對接和多種交通方式銜接,構建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形成“兩主兩輔”樞紐格局。
物流可細分為建設物流、生活物流、生產物流等物流業態,雄安新區物流建設,梳理了關于發展城市物流、物流樞紐相關政策規劃,分析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環境,明晰多元化生活物流需求和高質量生產物流需求和建設物流的特點,有的放矢。
雄安新區從規劃到現在不到7年時間,目前以基礎建設為重點,物流先行,首先要考慮的是,以建設物流筑牢新區建設基礎,科學規劃布局建設物流體系。
雄安新區目前還處于重要建設期,對于各類建筑材料有著巨大的需求,從雄安新區定位來看,大規模建材采用公路運輸不符合雄安新區綠色、環保、低碳定位,雄安新區建設物流規劃,以鐵路為主,運輸建材物流在周邊物流園區進行集結,而后通過新能源車進行配送。如北京市現行政策,砂石骨料等建材需要經鐵路運輸至外圍園區后,由新能源卡車進行城市內部的接駁運輸。
重點是保障建材等大宗貨物從運輸、倉儲到最終配送至需求點的全過程,滿足新區城市起步建設過程中對水泥、鋼材等貨物的物流需求。
雄安新區,緊領京津冀,外部物流設施基礎已相對完善,那么,其物流建設的重點是布局新區內部物流設施,打造內部城市物流節點網絡體系,構建物流支撐體系,與外部是如何銜接好的問題。
如何銜接,以京津冀物流一體化為切入點,實現跨運輸方式、跨區域組織的高效融合和無縫銜接,推進物流全過程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融合,重點是如何與五縱四橫的外部通道相連接的問題,是強化區域協同聯動問題。
具體地說,以多式聯運連接京津冀物流園區、分撥中心、配送中心等多節點、多層次物流設施,承接京津等地區產業轉移、城市功能疏解,同時協同周邊綜保區、自貿區等,推動京津冀區域一體化。
物流的建設要抓項目,重點打造朱各莊物流產業園區、白溝國際物流基地,根據城市所在的區位,城市的特點進行定位,發揮物流園區的重要作用,形成區域物流網絡的重要樞紐。
而雄安新區的物流創新圍繞一個關鍵點,那就是“集約、智能、共享”,探索智能高效、集約共享的城市物流配送體系,優先發展物流共同配送,促進資源集約共享。
雄安將建高品質物流共配分撥中心和配送中心,創新共享物流、共同配送、統倉共配、分時配送等先進物流組織模式,催生眾包物流、前置倉、倉店一體化等物流新業態,以物流新模式、新業態應用,提升新區物流運營水平。
“共同配送”是目前國家為解決快遞物流行業存在的相關問題而提出的發展方向,新區之所以要探索發展城市物流集約共享,主要是為了進一步降低物流運輸成本,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集約共享的物流體系,需要雄安新區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建立完備的政策法規體系和制度機制,同時要建立京津冀3地企業協作、聯系機制,實現資源、市場、信息等的互助與共享機制。
物流體系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城市規劃、交通政策等多個方面,因此要加強頂層設計,作為一項龐雜的系統化工程,實踐中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和重重挑戰,資源整合互補和要素合理分配,在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怎樣化競爭對手為合作伙伴,需做重大的文章。
城市生產物流發展對于一個城市的產業將產生重要影響,以生產物流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在雄安有兩大重點,一是生產物流要面向新區服裝、毛絨玩具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二是生產物流要面向承接首都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高端高新產業發展需要,重點是軟件和信息服務、設計、創意、咨詢等領域的優勢企業。
5月9日,河北雄安新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式揭牌,將圍繞生物制藥、電子科技、高端制造、互聯網+、現代服務業等5大產業展開,布局合理的生產性物流系統,促進產業要素的整合重組和資源的合理配置十分重要。
雄安新區的物流建設方向與物流行業的降本增效目標不謀而合。雄安高速鐵路站是綜合性的物流樞紐,可以到達全國主要的城市,結合雄安新區智慧物流系統,充分利用高速鐵路資源,進一步配建服務于高速鐵路的物流倉儲、分揀、交通等物流設施,利用高速鐵路物流優勢,為雄安新區提供多業態的物流生態。
雄安新區的先進的物流規劃吸引了眾多相關企業的參與其中,國內重要電商物流企業也把雄安這片熱土當成新智慧產品的試驗場,齊聚雄安新區,深入考察,率先實踐。
阿里巴巴集團與菜鳥承接了雄安新區“城市物流大腦”的任務,打造雄安新區的智慧物流中樞體系;京東物流聯合高校與院所,專注于智能物流在智能城市的應用,旨在將雄安建設成為全球智能物流樣板城市。
京東物流曾對未來的城市物流發展方向進行了大量的理念創新和可行性嘗試,包括基于海量數據、物聯網構成的智慧物流中央控制平臺,由地下、地面、空中物流組成的三位一體城市配送體系,由無人倉、無人機、無人車構成的全流程無人配送應用等,在雄安都有落地。
雄安新區還擔負著助力區域新興戰略性物流產業的顛覆式創新及跨越式發展,引導區域物流經濟向新的廣度與深度發展。
雄安新區的物流建設,從開始就重視物流層次和尺度,從需求變化到業態變化,從技術變化到模式轉型,保持對前瞻技術的應用。
三、數字為媒,智慧為本
當前,以人工智能、數字化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密集涌現,產業革命蓄勢待發,形成創新驅動、聯動融合、綠色低碳、安全韌性、智慧為本的城市物流配送體系,這與雄安新區的物流發展基調不謀而合。
現代城市物流業作為一種朝陽產業,其內涵是智慧化,其內容是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包括核心技術和應用場景。
在智能物流的浪潮中,雄安新區正以其獨特的戰略定位和前瞻性規劃,成為智能物流產業的新高地,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物流系統正在成為推動雄安原來傳統制造業升級與新進入的高新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雄安新區的智慧物流規劃和建設,不僅體現了國家政策的方向,也展示了智能物流產業的廣闊前景,其目標是打造快捷高效、智慧綠色的物流產業生態體系,打造服務雄安、聯動京津冀區域的新區智慧物流生態體系。
城市智能物流研究院(雄安)探索大數據時代智能物流、數字物流、空間物流在城市規劃、建設中的應用場景,致力于利用智能物流新模式提升城市生態品質。
雄安城市計算中心是雄安數字孿生城市運營服務的重要載體,自2022年底運營以來,其承載的超級計算、云計算等設施,為數字孿生城市的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提供網絡、計算和存儲服務,數字道路智能運營中心和智慧物流信息平臺就是孿生城市的一部分。
河北將開展智慧物流試點示范城市選在雄安,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物流大數據平臺,推動企業、行業、政府平臺數據共享;結合推進雄安央行數字貨幣試點工作,探索數字貨幣在城市智能配送領域先行先試。
雄安新區的物流建設,匯聚并展示全國乃至全球智慧物流的前沿技術、產品和裝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找準雄安當前能夠實施的細分領域,率先啟動一批應用場景試點。
雄安接軌國際發展智慧物流,運用科技手段,如自動駕駛、無人設備等,來促進物流行業的優化升級,物流全鏈路數字化,打造智慧物流生態,實現車、貨、裝備、場站等物流環節數字化,結合業務場景,發展智能倉儲、智能終端、無人配送等。
無人車配送,成為雄安智慧物流一大亮點,菜鳥新能源無人車取代燃油車,完成從驛站到智能柜的包裹接駁運輸,菜鳥ET物流實驗室技術人員說:在雄安新區,菜鳥的無人車這一服務不僅集智慧與綠色為一體,同時符合新區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原則。
而7年后的今天,許多智能化的交通物流裝備已投入運營,比如智能網聯巴士,已不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而是河北雄安新區容東片區的真實生活,市民每天可通過手機預約。
智能網聯巴士能夠感知240米范圍內的交通環境,可以通過剎車或變道來應對突發情況,反應速度比人類駕駛員快10倍,是L4級自動駕駛公交車,也是目前技術所能實現的最高自動化等級,配備了20多個感應設備,包括激光雷達和高清攝像頭。
自動駕駛巴士的運行安全,離不開車路協同,離不開數字化道路。雄安新區容東片區的數字道路是全國首個規模化的數字道路,總里程153公里,在主干路、支路及街巷道路上,部署了多功能信息柱、激光雷達、電子卡口攝像頭和其他感知設備,并且通過云、網、邊、端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及相關配套設備,實現全覆蓋、全感知數字化道路。
各類感知設備獲取的城市交通數據將上傳至統一云平臺——數字道路智慧運營中心,并利用大數據分析和應用為車路協同提供重要支撐。到2025年,新型物流系統和智能網聯、車路協同等先進智能交通技術運用廣泛,新區步入綠色交通引導城市生長的良性循環階段。
總之,雄安新區的物流建設的目標就是,形成短鏈、智慧、共生的物流發展新形態,講好雄安智慧物流故事,打造雄安智慧物流名片。
四、布局地下,拓展空中
雄安城市物流建設,環保、智慧、集約是其基礎,向空域與地下拓展是其方向,雄安新區的物流規劃不會局限于地面,更將目光投向了地下與空中,推行“線上線下、地上地下”相結合,京東物流,就計劃在雄安構建“地下、地面、空中”三位一體配送體系。
地下物流系統的構想,旨在通過地下管廊與樓宇自動連接,實現貨物全流程自動化流轉,這一創新舉措,不僅能夠提高物流效率,還能有效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提升城市生態品質。
地下物流的精髓,當然不僅是利用現成的地鐵設施,城市地下物流系統( Underground Logistics System,ULS)作為一種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新型城市物流系統,具有速度快、成本低、全自動化、準確性高等優勢。
2018年8月,容東片區地下物流的研究就已開始,對案例地區進行了兩種城配網絡的仿真,設想地下物流將利用地下管廊與樓宇自動連接,實現貨物全流程自動化流轉,對于這類投資較大的基礎設施,雄安也在考慮,政府組織并吸引投資建設,以租賃的方式交給企業運營。
目前,雄安新區地下智能物流廊道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人們有必要提前認識藏于地下的雄安城市物流系統,在雄安眾多的創新性基礎設施建設成果中,地下物流系統尤為耀眼。
廣義上說,城市地下物流系統,包括地鐵,而地鐵正在城市人流交通運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已有相當成熟的技術和落地方案。從狹義上說,城市地下物流系統,運用自動導向車(AGV)和兩用卡車(DMT)等承載工具,通過大直徑地下管道、隧道等運輸通道,對固體貨物實行輸送的一種全新概念的運輸和供應系統。
地下物流的建設,在專家的腦海里,實現方式有下列二種:一是直接在地下進行物流系統的規劃和建設,將包括站內倉儲、分揀、裝卸等區域在內的物流系統在地下重新構建,這對新城市,特別是平地而起的城市很適用,如雄安新區。
就目前來說,地下物流系統可分為兩大類,一是較小的地下物流系統,郵件分發和消費品配送,通常建設于高密度的城市地下系統中,被認為是和水管、下水道、電力、燃氣、通信網絡相同的公用設施,一般表現在管道膠囊式貨運;二是較大的地下物流系統,側重于運輸大型貨物和集裝箱等,主要連通港口、機場、鐵路場站和大型配送中心等節點區域,如我們常見的地鐵與遠距離隧道,一般被歸為與公路、鐵路、航空和水運同樣的交通模式。
地下物流系統,其實就是在地下建造一套物流運輸網,與地面上的前端倉儲和終端配送環節打通,將物流運輸系統由地面轉到地下。
2020年底,雄安高鐵站正式通車,其周邊的地下管廊系統也逐步建成,城市立體交通網絡規劃的基本原則是客運車輛主要運行于地上公路網絡,城市貨運車輛則運行于地下物流網絡——較好地解決城市交通擁堵難題。
雄安新區作為國內高質量城市建設的示范區,其完善的系統性地下物流體系將能夠對全國城市配送效率的提升和交通擁堵的緩解貢獻一份力量。以京東物流為代表的國內物流企業已經開始研發自有品牌技術,從某種意義上說擁有構建地下運輸系統的能力,京東物流曾受雄安新區管委會委托,率先對具體區域展開實際的地下物流研究工作。
地下物流系統因其前瞻性和創新性吸引了全世界物流人的目光,它將是一場顛覆性的物流改革,也是一個世界課題。
雄安新區的低空物流也正在布局中,進入2024年,低空經濟成為熱點,各地都在布局,低空物流有望成為物流體系中的一大亮點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作為先行者,雄安新區推出低空無人機物流運輸航線。
近日,河北首條低空無人機物流運輸航線,在雄安試航成功,該條低空無人機物流運輸航線,為榮烏高速新線雄安北服務區分撥中心至白溝天德物流園之間的往返航線,飛行單程距離約12.5公里。
這是河北省首條經有關主管部門正式批準的低空無人機物流運輸試航航線,運用無人機飛行控制平臺,實現了遠程飛行作業精準控制與自動避障、飛行狀態實時傳輸及可視化管控。
這條航線不僅是低空無人機的首飛,還是許多低空技術的落地,該航線同步運用了低空無人機監管控制平臺,采用遠距離寬頻段探測識別技術、高精度被動測向定位技術和智能高效電磁干擾技術,實現了航線空域內的“黑飛”無人機偵測與反制。
這條航線,是雄安對低空經濟“政府主導、軍地民協同、企業參與、市場運作”協同發展機制的重要探索,不僅是雄安,更是河北低空經濟商用場景的重要突破。
對現有大中城市來說,地上地下結合的模式是一種安全性較高、運輸成本較低的典型方式,有著被廣泛認可的現實場景,雄安新區在這方面走在前面。
結語: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企業的積極參與,雄安新區無疑將成為智能物流產業的標桿,引領物流行業邁向一個更加高效、智能、綠色的新時代。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