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消息,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由于社會老齡化加劇,適齡勞動人口減少,中國制造業自動化進程不斷加速。
根據《機器人行業貿易組織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Robotics,IFR)的最新數據,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安裝量同比增長45%,超過243000臺,這個數量幾乎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數量總和相當。
加速制造業的自動化進程,不僅是為了緩解勞動人口壓力,還有助于中國工廠承接更高精密度的任務。華爾街日報稱,這是中國發展為更高收入水平國家的必經之路。
一、工業機器人安裝量占全球一半,中國是全球機器人最大市場
目前,中國仍是全球機器人制造商的第一大市場。IFR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安裝工業機器人的數量超過243000臺,占全球總量的一半,這個數字是是美洲和歐洲工廠之和的兩倍。但是,中國生產線上機器人的普及率仍然落后于美國、日本、德國、韓國等制造業強國。
▲工人在操作機械臂
七國集團(GroupofSeven)是由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七個發達國家組成的發達經濟體。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ConferenceBoard)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制造業的每小時產出是七國集團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美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聯合國數據顯示,盡管中美貿易局勢緊張,西方國家也加劇了對過度依賴中國產品的擔憂,但中國仍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其制造業產值占全球29%。
岡久昌(ManabuOkahisa)是日本機器人制造商安川電機(YaskawaElectric)中國分公司的負責人,他說:“中國采購機器人的速度反映了企業嘗試新技術的意愿。中國是一個制造業強國,當有新事物出現時,它會迅速嘗試?!?/p>
二、為彌補勞動市場缺口,中國加大工業機器人部署
聯合國預計,最快情況下,明年印度就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聯合國預測數據顯示,中國20-64歲的適齡勞動人口或已達到頂峰,由于中國的老齡化加劇和低出生率,適齡勞動人口數量2030年后或將急劇下降。
通過加大工業機器人的部署,中國工廠可以彌補勞動市場缺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勞動訂單轉移的風險。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目前中國的勞動人口不再急速增長,中國不能再依靠增長的勞動力人口多方式來推動經濟增長,于是可以提高工人生產力的自動化就成為了一種可靠的方式。
制造業在內縮,而服務業在擴大,愿意進工廠工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數據,2021年中國制造業就業人數為1.47億,比2012年減少2200萬人,而同一時期,服務業的就業人數增長32%,達到3.65億人。
除了緩解勞動壓力,自動化還能提高中國工廠的高端制造能力,因為高端任務要求的精度更高,而這正是機器人的長處。
小型機械臂制造商Dobot總部位于中國深圳,Dobot為生產AirPods的中國工廠開發了一種機器人系統,該系統能讓機械臂自動為耳機盒安裝磁鐵。
過去,人工團隊能在1小時內完成650個耳機盒安裝,而現在機械臂1小時內的工作量為800個。Dobot的產品總監謝俊杰說:“自動化的趨勢不可避免?!?/p>
三、人數減少56%,產能提高50%,自動化讓生產率飆升
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徐工集團)是一家重型工程機械制造商,其業務包括生產裝載機、混凝土攪拌機、挖掘機等重型工程機械。
徐工集團的智能制造經理劉輝說,該公司從2012年起,就啟動了大規模自動化的進程。該部門的制造總監鄒亞軍說,工人越來越少是徐工集團推行自動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劉輝說,在推行自動化之前,一個11人的團隊進行兩個10小時班次的工作,對大約10000個組件進行分類后,才能制造出一個裝載機。而現在,機器人加上兩個監督工人,他們就可以在一個班次內完成這項任務。
實現自動化后,生產線上的工人數量下降了56%,但總產能提高了50%。“留下來的工人工資更高,因為除了焊接技術,他們還必須知道如何操縱智能設備?!眲⑤x說。
伯恩斯坦(Bernstein)大中華區研究主管黃杰(JayHuang)說:“中國勞動力市場的變化及機器人技術的進步或將表明,中國可能會爆發機器人應用熱潮。到2030年,中國生產線上的工業機器人將從目前的100萬臺增加到320萬臺~420萬臺之間。”
黃杰說,中國的疫情凸顯了自動化的優勢,因為疫情管控曾導致工人短缺,進而嚴重影響了工廠的產出效率。“制造商們都清楚地知道這一點:如果沒有自動化,生產就無法進行?!?/p>
IFR的秘書長蘇珊·比勒(SusanneBieller)說,自動化也是中國緩解勞動力市場壓力的重要方式。此外,許多經濟學家也認為自動化是中國提高工人生產率最可靠的方式。
結語:勞動轉型驅動,中國加速制造業自動化進程
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出貨量超過243000臺,占全球總量的一半。從數據上來看,中國正在加速制造業的自動化進程。
這一方面是由于老齡化加劇、勞動人口下降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提高生產率,向更高精度的任務邁進。
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對外發布《“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其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應用智能化。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