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生產資料流通“十一五”發展規劃
來源:沈陽市商業局
| 2007-02-01 13:05
沈陽市生產資料流通“十一五”發展規劃
我市是以裝備制造業為主的物資原輔材料消耗型工業城市,加快生產資料流通業發展,對加速全市經濟運行,提高工業生產效率和現代化水平,降低工業企業生產成本,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為促進全市生產資料流通的發展,結合沈陽生產資料流通的實際,編制沈陽市生產資料流通第十一個五年發展規劃。
一、 “十五”期間的簡要回顧
“十五”時期,沈陽市生產資料流通以改革為重點,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堅持轉變觀念、轉 變作風、加強服務;流通規模不斷擴大,流通質量不斷完善,流通業態不斷升級;初步建立了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生產資料流通格局,為全市商業經濟和工業經濟的持續、快速、穩定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是流通規模不斷擴大,現代化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十五”期間,沈陽生產資料流通業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流通規模和現代化管理水平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提高,電子信息、網上交易等電子商務進入生產資料流通領域,生產資料流通額穩步增長,交易額年平均增長率達16%以上,由2000年的995億元擴大到2005年的2150億元,增長1.16倍。為全市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二是結構調整成效顯著,新的流通格局初步形成?!笆濉逼陂g,隨著國有經濟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戰略性調整和對外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非國有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市生產資料流通業的所有制結構逐步由單一的國有經濟向國有、集體、私營、股份和外資經濟等多元化方向發展。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生產資料經營企業6萬余戶,以沈陽金屬材料公司、遼寧省進出口總公司等為代表的國有生產資料經營企業僅占2%,以沈陽凱聯物資有限公司為代表的股份生產資料經營企業占60%以上,私營生產資料經營企業近38%;國有生產資料經營企業市場占有率已由30-60%下降為3-15%,出現了多種經濟成份競相發展的健康新局面。
“十五”期間各類生產資料專業市場得到了快速發展。沈陽鋼材中心批發市場、沈陽市舊機動車交易市場、閑置設備市場、木材市場等生產資料有型市場數量劇增,已達113個。有型市場、機動車4S店、生產企業直銷網絡、生產資料專賣集群等相互呼應、相互補充,形成了連鎖、代理、配送和企業直銷相結合的新的生產資料流通格局。
三是現代流通方式蓬勃發展,物流業快速起步。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外和國內其他省、市大型企業紛紛進入我市,激活了我市埠資料流通市場,也帶來了新的經營觀念,給我市傳統的生產資料經營企業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促進了傳統生產資料經營企業經營方式的轉變和商業業態的升級。連鎖經營、物流配送、工商代理、信用消費、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組織形式得到廣泛應用。
物流業快速起步,目前全市已有各類物流企業158戶,其經濟類型構成為:國有占10%、外省獨資占6%、合資企業占30%、股份制54%;各類運輸站、場50處,零擔貨運班線和貨運配載專線294條。以張士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中儲沈陽物流中心、沈陽鋼材配送中心、沈陽海爾物流配送中心、沈海綜合性物流中心、渾南綜合性物流中心等為代表的物流園區(中心)的建設有較大進展。以沈陽運輸集團有限公司、沈陽公路主樞紐集團三臺子貨運站、中儲集團沈陽物流中心、遼寧省郵政物流公司、沈陽儲運集團、臺灣大榮集團聯運公司等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迅速,經營水平明顯提高,貨運量和營業收入均比上年增長期20%以上,發展勢頭良好。以美國APL公司、加拿大ADL公司、臺灣大榮集團聯運公司、深圳共速達物流公司、廣州寶供物流公司等為代表的一批國內外知名大型物流企業已相繼落戶沈陽,推進我市現代物流發展邁上較高層面。2004年全市物流增加值達287.4億元,增長9.4%,全社會物流成本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2005年將達到329.8億元,增長14.8%。初步形成了以東北區域、遼寧省城、沈陽周邊城市群、城鄉四個層次圈的物流服務體系。
四是轉變觀念、創新管理,營造良好的生產資料流通環境?!笆濉睍r期,結合政治體制改革和政府職能的轉變,進一步強化監督、轉變觀念、依法行政,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行業管理模式。深入調研、加強服務、規范管理,推進行業協會建設,組建了煤炭經營協會和汽車流通協會。生產資料市場的運行狀況作為我市工業經濟的“晴雨表”,直接反映了我市工業經濟的發展狀況。通過加強對生產資料市場運行的監測與調控,及時了解和掌握全市生產資料市場狀況,確保了政府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同時,深入開展舊機動車、成品油、煤炭等重點生產資料市場的專項整治,加強對報廢汽車拆解市場的監管,確保了全市重點生產資料市場流通的有序發展。
“十五”時期,雖然沈陽生產資料流通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與完善城市功能和促進商業經濟和工業經濟的發展要求還有很多不足,與國內先進城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是市場布局不盡合理,市場發育不夠成熟,缺乏大型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基礎設施設備不能適應市場需要,現代化程度還比較低。
二、“十一五”時期沈陽市生產資料流通發展的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市委十屆十二次會議精神,堅持用科學的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生產資料流通為工農業生產需求服務,以強化監管為手段,以轉變觀念、轉變作風、加強服務為出發點,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載體,以建立服務沈陽經濟區乃至東北亞地區的生產資料流通新格局為目標,突出經營方式、經營理念、經營管理的創新,營造良好的生產資料流通環境,建立和完善生產資料流通體系,加快傳統物資流通企業向現代物資流通企業轉變,引導生產資料市場交易方式和手段的提檔升級,為沈陽老工業基地振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沈陽市生產資料流通發展的主要目標
?。ㄒ唬┛傮w戰略目標。
加快全市生產資料流通體系的建立、完善和提升,促進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有機結合,到2010年,在我市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管理規范、模式現代化的生產資料流通體系,推動生產資料流通的規?;?、集約化、專業化、網絡化和市場化進程,把我市建成規范、有序,服務于沈陽乃至東北亞地區最大的生產資料集散地。
?。ǘ┲饕笜?。
——十一五期間,全市生產資料交易量年平均增長18%以上,到2010年,交易額達到4500億元以上。
——現代物流產業快速發展,到“十一五”末期物流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5%以上,第三方物流所占比重達30%以上。現代物流產業基本成為優勢產業。
四、保障措施
(一)繼續抓好重要生產資料流通管理,構建現代化的生產資料專業市場框架體系。
1、夯實基礎。首先解決底數不清、數據不詳問題。建立市區兩級生產資料流通企業檔案,在摸清規模以上生產資料流通企業數量、分布和運行狀況的基礎上,各區、縣(市)商品流通部門要建立年銷售額2000萬元以下的生產資料企業名錄和指導服務網絡體系;市級生產資料管理流通部門建立年銷售額2000萬以上的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其次,加強重點生產資料運行監測,各區、縣(市)要不斷擴大生產資料市場運行監測企業數量,在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木材、建材、汽車、機電產品中都要設立3戶以上監測企業。保證監測企業品種和企業的數量,保證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上報時間的及時性。市生產資料流通主管部門及時跟綜掌握重點生產資料運行狀況,加強對重點生產資料運行的分析和預測,為領導決策提供信息支持。
2、提高檔次。提升市場交易,促進業態升級。集中抓好20個專業市場向集約化、專業化發展,重點培育5-10個生產資料專業市場向采購區模式發展
3、擴大規模。在全市確定不同品種生產資料龍頭企業20家。既:以中石油遼寧沈陽銷售分公司和中石化東北銷售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為主的成品油銷售企業、以東北煤炭市場為主的煤炭銷售企業、以沈陽鋼材批發市場為主的鋼材銷售企業以及機電、汽車、化工、木材、建材企業,擬各培育2-3家。在確定龍頭企業的基礎上,采取分類指導、整合創新等方式,培育和發展5-8家銷售額10億元以上的大型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和企業集團。
4、加強對成品油、煤炭等重要生產資料市場的監管。煤炭經營企業按照總量控制的原則,到2010年全市煤炭經營企業數控制在300戶以內;重新整合現有煤炭市場資源,通過市場化動作,沈陽煤炭交易中心市場建成沈陽地區最大的煤炭現貨交易、物流配送、信息發布、技術服務管理的中心,成為沈陽市最大的煤炭經營集散地,進入我市重點生產資料市場行列。合理規劃我市加油站設置,按照國家規定的市區內服務半徑0.9公里、國省道百公里不超過6對、高速公路每50公里設置一對的設置原則,到2010年末,我市加油站的總量控制在660座以內,單站加油能力從目前的1,000噸/年達到1,300噸/年。同時,采取一系列措施,穩定油源,調解平衡市場需求。進一步強化舊機動車交易市場、報廢汽車拆解市場的監管,創造良好環境,推進生產資料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ǘ嫿ㄉa資料采購區,促進生產資料向專業化區域方向發展。
構建不同品種的重要生產資料采購區、專業街和生產資料區域性批發市場框架體系。
重點培育和發展于洪區珍珠巷泵業街;大東區工農路不銹鋼銷售街;東陵路生產資料銷售街;東貿路物流服務街;皇姑區昆山西路生產資料銷售街;鐵西區北二路汽車銷售等;東陵西路汽車銷售街;沈河萬柳塘路汽車品牌售街;康平建筑材料銷售街;新民市農業生產資料銷售街;遼中迎賓路生產資料銷售街等生產資料專賣街。
培育和發展中國黑色金屬材料市場、聯合路工程機械市場、砂陽路汽車配件市場、大西路機電電子產品銷售市場以及有色金屬材料、衛生潔具、陶瓷、拆遷物資、機電產品、化工材料、機床、玻璃、石材等20個品種重要生產資料專業交易市場或采購區。
(三)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
1、培育市場主體,引導物流市場需求
引導工商企業優化
物流管理。鼓勵傳統物流企業按照現代物流理念和模式,改變傳統的存儲、保管的存銷方式,引導現有物流企業盡快擴大物流運作的規模,積極提高業務開拓能力。
引導物流企業圍繞沈陽裝備制造業、汽車、家電、醫藥、化工等優勢產業及大型商業超市、連鎖企業、專業市場、重點發展為其配套服務的專業物流、連鎖物流等物流服務?;拘纬蛇m應我市工農業生產發展需要,布局合理的生產資料專業交易市場與采購區結合的生產資料供應鏈。
2、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鼓勵交通運輸、倉儲配送、貨運代理和多式聯運企業通過兼并、聯合等形式進行資產重組,開發利用現有倉庫運輸設備,發展具有一定規模的第三方物流企業。
3、培育物流龍頭企業。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快現代物流資源整合,鼓勵重點物流企業做大做強,通過有重點的培育扶持全市現有物流骨干企業,引進國內物流行業優勢企業及國際知名物流企業。逐步發展一批在國內行業具有領先地位和廣泛市場影響力的現代物流龍頭企業。
4、大力發展物流。構建現代物流園區(基地)綜合物流中心、大型物流企業構建體系。重點培育和發展張士物流園區、沈陽保稅物流中心、沈陽海路聯運物流中心、沈陽農產品物流園區和大東、鐵西模擬物流園區。
基本構建出適合沈陽工農業生產發展需要、布局合理,現代物流園區、綜合物流中心、現代物流企業相結合,具有較強的幅射能力,充分體現沈陽這個東北中心城市物資集散地,并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要求的現代物流體系;全面形成適合我市工農業生產發展需要的新型生產資料流通體系。
5、大力發展物流相關中介服務機構。加強物流中介組織建設,提高全市物流現代化服務水平,為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社會化、專業性技術服務和資源支持。
6、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物流運輸條件及信息網絡系統。
第一,統籌物流基地建設,按照統籌規劃、基礎配套、企業運作的原則,結合現有的物流資源分布,圍繞城市總體規劃,制造業和商貿業發展布局規劃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規劃,合理規劃建設各類特色的物流基地。鼓勵物流企業向物流基地集中,引導重點物流基地突出產業特色,完善服務功能,提供綜合服務水平。
第二,構建物流信息網絡系統,加快建設物流信息平臺,選擇重點物流企業作為物流現代化示范企業,以點帶面,加快發展。
第三,落實推動物流企業發展政策,創造有利于物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第四,加強物流基礎性工作,完善物流管理體系。一是推廣應用全球衛星定位導航系統LCPS。二是提高物流裝備水平,大力發展符合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的集裝箱運輸。三是要培養物流管理人才,加強物流從業人員的崗前培訓、在職培訓。四是加強協會建設,建立政府引導、協會協調、行業自律的現代化管理模式。
?。ㄋ模┙f調機制,創造良好環境。
1、結合生產資料流通鏈接生產生活,行業多、門類廣的實際,與政府各相關部門協調建立推進保障機制,研究制定促進生產資料流通的政策和措施,特別是發展現代物流的產業政策。
2、根據生產資料流通業邊緣性特點,通過政府支持、市場引導、企業為主體聯合運作的方式,組織開展相關展會活動,擴大采購規模,在大型重點工程、產業供應鏈方面,搭建生產資料供需平臺,推進生產資料行業快速發展。
3、加大宏觀管控力度,建立符合沈陽生產資料流通業健康有序發展,與相關執法部門參加的監督檢查機制,打擊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為生產資料流通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