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外貿加速發展,帶來了新的物流理念和需求,成為中國物流加快發展的重要因素。從2004年12月11日起,我國履行入世承諾,在公路貨運、倉儲、海上班輪運輸和船舶代理等方面進一步放寬外商準入條件,中國物流迎來國際化競爭的新時代。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外資物流企業在中國已有一定的基礎。當中國物流市場即將全面開放之際,這些企業頻頻運作,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
在華業務超常發展
大多數外資物流企業進入中國以后,都有比較快的發展,許多企業在2004年得到高增長、高回報。美國聯合包裹運送公司(UPS)中國出口業務保持強勁增長勢頭,2004年增幅高達125%。于1984年進入中國的英運物流有限公司(EXCL),已跨入在中國的21年。公司已從早期的貨代企業發展成為擁有空運、海運、陸路運輸、合同物流等業務的綜合物流企業。2004年,英運的業務量增長了60%以上。到2004年年底,中外運敦豪的56家分公司,已覆蓋全中國300多個城市,在中國的業務保持了50%的增長率。
在華業務的快速發展和投資環境的改善,使外資物流企業普遍看好中國市場。聯邦快遞(FEDEX)宣布在上海成立中國業務分區總部,目前每周擁有11個航班通過北京、上海、深圳3個口岸服務內地將近220個城市,并于下半年新增7個分公司,設在汕頭、潮州、東莞和中山等地。2004年10月,美國交通部已批準授予聯邦快遞新增12條來往于中美間的航班。荷蘭天地(TNT)的中國區總部也正式從北京遷到上海,并計劃在未來3到5年內對華增加2.5億歐元的投資,用于增加物流設施和員工培訓,以使中國成為其歐洲之外的最大市場。德國辛克(SCHENKER)繼2003年在北京首都機場設立面積達1.65萬平方米的物流中心之后,2004年又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設立面積達1.5萬平方米的物流中心,可以處理的物品包括汽車、半導體、化學品和機械物品等。敦豪(DHL)與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簽署合作意向書,將在保稅物流園區內興建1.5萬平方米的物流中心,而此前DHL已在外高橋自由貿易區內擁有1.1萬平方米的物流中心。DHL的母公司德國郵政董事會已決定,在近5年內將再向中國投資2.15億歐元,擴大和完善在中國的4個口岸作業中心,增設14家分公司,建設3個快遞物流中心和16個戰略備件中心。
擇機調整在華戰略
近年來,國外物流企業在物流服務內容方面不斷擴展、創新,以滿足跨國公司的物流需求。UPS供應鏈解決方案公司在廣東、上海地區管理9萬多平方米的倉庫,向客戶提供供應商管理、貿易直達、服務零配件物流(SPL)等服務;美國伯靈頓公司(BAX)為戴爾(DELL)等跨國企業提供供應商管理庫存(VMI)服務;英運物流(EXCL)在北京建立星網工業園為諾基亞(NOKIA)及其供應商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務。
同時,越來越多的跨國物流和供應鏈管理專業服務商把目光轉向中國國際物流市場,幫助中國企業管理日益復雜的供應鏈。如美國總統輪船物流服務公司(APLL)在深圳鹽田港附近設立物流中心,為客戶提供包括貨源地(出口)管理、國際貨運管理、目的地(進口)管理、國內貨運管理和配送中心管理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模式,以響應客戶對控制、靈活性和單點接觸的需求。在物流地產、物流信息、物流保險等等相關的領域,也都可以看到外資的蹤跡,一個全方位的開放時期已經來到。
隨著外資企業業務擴張和本土化程度加深,以及中國市場全面放開,外資物流企業的獨資傾向日益明顯。2004年12月,UPS與中外運簽署協議,出資1億美元,將直接掌控其在中國23個城市的國際快遞業務。UPS希望通過這種掌控,能夠在中國更快地投資,與客戶走得更近,以便得到更好的報酬。根據中國“入世”協議,2005年12月11日以后,外資快遞公司可以在中國獨立開展國際快遞業務。UPS高層人士表示,“隨著時間的臨近,我們會有更多的選擇。隨著客戶需求的增長,我們在考慮未來的各種可能性。”以上“活思想”相信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外資物流企業將擇機調整在華戰略。
借助香港市場捷足先登
運輸物流服務是香港四個主要經濟支柱之一,其四分之三的貨運與中國內地貿易有關。隨著香港制造業向珠江三角洲轉移,許多貨運和物流提供商也向北跟進;CEPA實施后,香港物流企業更是積極赴內地發展。
申請進入內地的物流企業眾多。據統計,截至去年8月31日,香港工貿署共收到香港服務提供者證明書申請528份,批準456份。其中,物流業在赴內地經營所需的香港服務提供者證明書、申請書中數量最多,高達256份,已經得到香港工貿署批準的為231份。從中可以看出,物流業申請者所占比例將近一半。
一些國外物流公司借助其在香港子公司提前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美國BAX在廣州設立的伯靈頓貨運代理(廣州)有限公司,是CEPA框架下第一家中國政府批準成立的港商獨資子公司。日本日通公司也以香港法人的名義在豐田公司的廣州工廠周邊地區設立全資子公司,為汽車、家電、信息設備企業提供與零配件生產計劃配套的JIT物流服務。
一些早期進入內地的港資物流企業加快了擴張步伐。如嘉里物流將斥資3.8億元人民幣,分階段收購內地物流服務供應商大通集團權益70%,以擴展并加強內地及大中華區的物流網絡,使其在大中華區的業務更趨鞏固。東方海外物流簽署了一份租賃上海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1.34萬平方米倉庫的長期合同,并于7月份正式運行,提供出口集運服務、進口倉儲及配送和多國集運等服務,成為其在中國各主要地區建立物流據點的重要部分。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