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無人配送等以“無”為標簽的智能化方式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頭里,意外地獲得了加速度。無論是與疫情直接相關還是間接相關的場景中,更多智能化物流應用落地生根。
【案例】 京東物流——無人車
2月5日,京東物流研發的無人配送車開始行駛在武漢市青山區吉林街,在疫情最重的區域進行路上配送,107天無休,往返行駛總里程超過6800公里,運送包裹約1.3萬件。
據介紹,在無人車配送上,京東物流首先開設的是從武漢仁和站點到第九醫院的配送路線,通過配送機器人能夠完成超過50%的訂單量。隨著一星期左右的運營,京東物流開始將這條路線沿途的居民小區也納入配送范圍中。伴隨著無人車隊伍的擴充,京東物流的配送能力和訂單占比逐步提升,無人車尤其為體積較大物品的配送提供了支持。在武漢之外,長沙、貴陽、呼和浩特的智能配送站也在持續通過配送機器人為周邊社區服務。
不僅如此,歷經疫情實戰演練后,9月,京東物流與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打造具備商業化落地條件的低速無人駕駛車輛,并推動市場化。
【案例】 中通——無人機
中通無人機采用油電混合動力,最大載重5公斤,可在中雨以及六級風以下條件飛行,續航時間80分鐘,采用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4G無線通信鏈路(后續可升級為5G),結合云平臺系統實現遠程監管和控制,全程根據預設路徑實現自動飛行。目前,中通正在研發更大載重的油電混合無人機,預計載重10-15公斤,續航100分鐘。
【案例】 韻達——無人機
8月14日,由韻達發布的專為5G+末端物流場景設計的韻達X470無人機在“中國民營快遞之鄉”桐廬縣村莊完成首次載貨飛行。值得一提的是,這條航線還實現了5G信號覆蓋,5G獨立組網可以對試驗區空中實現管理管控、運營管理、實名校驗和電子圍欄等,促進安全保障機制的再升級。同時,5G信號的覆蓋,還可以在安全監管的前提下,有效解除無人機距離限制,拓展無人機作業半徑。
【案例】 順豐——大型無人機
8月,一架重達5.25噸的大型無人機從寧夏起飛,經過近一小時的飛行后抵達內蒙古機場,并成功著陸。由此,順豐成為了國內首個實現大型無人機與物流場景融合的企業。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