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快遞行業可以說是依附于電商的一個行業,電商發展得有多快,快遞市場發展得就有多快,隨著阿里、京東的上市,電商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2011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達到了37億件,成為全球第一。到了2019年,業務量已經達到了635.2億件,翻了17倍多。以14億人口來算,平均每人一年下單45個。進入到2020年,雖然疫情有一定影響,但仍然沒有阻擋其增長,上半年完成338.8億件,同比增長22.05%,依舊保持了不錯的增長。
市場規模不斷壯大,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過去10年來,各大快遞公司拼價格、拼服務、拼速度、拼資本,廝殺異常慘烈。于是,有的公司就開始掉隊,有的就直接倒下,總體上來看,堅持到最后的基本就剩“通達系”和順豐。
劉強東曾說未來只會剩下兩家快遞,一家是順豐,另一家就是京東,但如今“通達系”也都活了下來,只不過這幾家的位置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是圓通、申通領先,最近三年,中通業務量稱霸了快遞市場,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除了中通,另外一家巨頭,也是發展兇猛,從通達系倒數第一,飆升到了第二,2019年業務量也超過了100億件,它就是韻達。
公開資料顯示,韻達創立于1998年,在創始人聶騰云的帶領下,經過20年多年的發展,韻達已經躋身為第一陣營。最近幾年,韻達彎道超車,保持著高達40%以上的業務增長速度,到2019年市場份額達到了15.8%,僅次于中通快遞,依然位于行業第二。
聶騰云出生于1976年,是通達系里面最年輕的一個創始人,但卻也是最低調,最務實的一個。在一次會議上,主持人問“四通一達”老板臺上最佩服誰,大家都說的是全部,唯有申通的陳德軍寫的是聶騰云,他覺得聶騰云年輕還能吃苦。
說起來陳德軍和聶騰云還有一段歷史,申通的創始人并不是陳德軍,而是聶騰云的哥哥聶騰飛。當年,陳德軍和聶騰云都在申通,后來聶騰飛遇到車禍不幸去世,申通被聶騰云的嫂子陳小娟以及她的哥哥陳德軍接手了,聶騰云出走另立門戶,創立了韻達。
都說王衛是快遞行業最低調的老板,但其實聶騰云比他還低調,從不接受采訪,網上資料很少,就連官網上都是一筆帶過,習慣于做一個隱身的老板。
剛創立時的韻達,只有30人,靠著吃苦耐勞,逐漸站穩了腳跟,不過,一直都處于行業的最末尾,即使是2008年開始圓通、申通靠著電商快速崛起,韻達也仍然處于落后狀態。
不過,聶騰云看得比其他幾家似乎更長遠。快遞行業最開始是粗放式的搶市場份額的發展階段,但當行業紅利逐漸消失,競爭變得激烈,比拼的就是精細化運營,所以,韻達在2013年開始,逆勢而上,快速追趕。
韻達主要做了兩件事情,一是在技術設備上加大投入,提高運營效率。據了解,在2015年,韻達正式上線自動化流水線,之后不斷優化升級,韻達的“機器設備”的賬面價值從2013年的2.1億元飆升到2019年的41.13億元,但是分揀成本卻從0.74元/件下降至0.39元/件。
另一個是優化干線運輸路線,轉運中心100%自營,截至到2019年末,全國設立了59個自營樞紐轉運中心,并且推出加盟商直跑模式,擁有3728個加盟商。
優化服務,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韻達的口碑越來越好,在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9年快遞服務滿意度排名中,韻達排第四,僅次于順豐、郵政EMS、京東,超過了其他“通達系”成員。
如今的快遞行業被認為是三分天下,京東、順豐、阿里,阿里通過入股通達系,成為了另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但之前有一家遲遲沒有站隊,它就是韻達。阿里很早就成為了百世的第一大股東,之后是申通和圓通,為第二大股東;再就是中通,成為其第三大股東。
在最新的韻達股權結構中,出現了阿里的名字,但只持有2%的股份,是第八大股東,無緣董事會。很明顯的可以看到,聶騰云還有更大的野心,他并不想歸附于阿里,他想要獨立發展。
因此,韻達仍然在加大自動化改造升級,對大數據、人工智能、視覺技術等方面進行投入,他想將韻達打造成一家智慧物流公司。只不過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不知道聶騰云的愿望能不能實現,但也希望韻達做得越來越好。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