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產品網(ID:products56)原創
圖片來源 | 網絡
近日,在成功運作了三年之后,國內快遞業巨頭順豐在深圳首次亮相其“順豐同城急送”品牌,這標志著即時物流新時代的開始——經過十年的群雄逐鹿,四分天下的市場格局已經形成。
巨大的蛋糕
從網上點餐、點咖啡,到果蔬生鮮到家,再到“閃送”……即時配送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也在挑戰著傳統的物流模式和技術。可以斷言,即時配送已經成為物流行業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也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1、拿整個行業來說
艾瑞咨詢發布的行業物流報告指出,2018年即時物流行業訂單量達到134.4億單,行業規模達到981億元,并預計2019年訂單量將達到185億單,規模突破1312億元。
而這僅是冰山一角,據業內相關人士分析,該行業是一個千億級訂單規模市場。
國家郵政局預計,未來5年,即時配送行業仍將保持30%以上的增速,到2020年,同城快遞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
在消費升級和新零售背景下,將持續釋放大量的即時物流配送需求,現階段即時物流的訂單源主要來自于外賣市場、新零售市場和快遞末端市場。2019年生鮮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2714.0億元,商超宅配交易規模將達到897.4億元,并處于一個高速增長的狀態。即時物流,行業前景可期。
2、拿企業平臺來說
當前國內幾家主要的即時配送運力平臺日均訂單均已達到千萬級,服務于數以億計的消費者和數百萬商家。
順豐同城急送業務在過去三年的復合增長率超過一倍,并成為財報中靚麗的風景線。
順豐同城配送業務2016年上線以來,一直是順豐集團增長最快速的業務板塊。過去三年,順豐同城急送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00%。在順豐控股(002352,股吧)2019年上半年財報中,順豐同城分板塊營收增幅達129.13%
截止4月20日,美團外賣日完成訂單量已超過2500萬單。同一方陣的平臺,外賣訂單量也出現較大增長。
3、拿市場潛力來說
商超宅配的興起為即時配送找到新的市場增長點。目前商超宅配的市場規模小、滲透率較低,如2016年市場規模81.8億元,滲透率不足2%,但卻保持50%以上的年增長率,即時配的市場潛力將被逐步挖掘。
2016年“新零售”概念提出,基于大數據技術使商品前置,其最明顯的特點是在門店對客戶訂單進行揀選與配送。“新零售”通過連接線上線下與物流帶來新零售消費渠道下沉,為即時配的增長提供更大想象空間。
因此,隨著消費場景不斷增多、消費升級、體驗升級、服務升級的擴展,即時配市場整體交易規模將爆發式增長。
點評:“江山如此多嬌,令無數英雄競折腰”,即時物流巨大的市場蛋糕,令新銳向往,大鱷垂涎,于是,行業巨頭、傳統快遞、創業公司們紛紛加入,展開了一場為時十年的狼煙烽火。
十年的烽火
即時物流概念,最早由點我達創始人趙劍鋒于2009年提出,并逐漸被業內廣泛認可和使用。到今天,已走過十年的歷程。
十年風雨,十年烽火,競爭是激烈的,搏奕是慘酷的。
1、外賣平臺搶占先機
最初的即時配送行業訂單量主要來自于餐飲外賣領域。由于用戶基數大,交易頻次高,外賣需求的興起極大推動了即時配送行業。
2015年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通過補貼用戶的方式搶占線上流量,餓了么與美團在當年實現了對250個城市的覆蓋,百度外賣也在短時間內擴張了100個城市。
截至2017年,外賣餐飲行業規模2061億元,同比增長79.8%,行業滲透率5.2%。外賣平臺的迅速擴張,帶來了美團眾包、蜂鳥眾包等紛紛誕生,即時配行業高速發展。而生鮮、鮮花蛋糕、醫藥等對時效性要求高的配送服務也因此快速發展。
以外賣模式起源的即時配送服務主要包括美團的轉送團隊。美團入局即時配送業務,當時還是一個相對而言不太飽和的領域,市場還很分散。
嗅到機會的外賣平臺并不只有美團,作為它最大的競爭對手餓了么,早在阿里收購前,餓了么董事長張旭豪就表示“配送是餓了么的核心價值之一”,要發展基于即時物流的多品類同城配送服務。它理所當然地也加入了即時物流的商戰中。餓了么的蜂鳥配送就是他這個理念的落實。
餓了么和美團的配送服務范圍覆蓋了餐飲、商超、藥品、蔬果等品類,并自2017年以來,美團和餓了么相繼上線“跑腿代購”:酒水、日用品等品類與幫送服務,能夠更多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2、 新興企業橫刀奪愛
即時配送行業的迅猛發展引來新興即配企業的蜂擁而至。
2017即時配送行業訂單規模37.12億,增速273.4%,遠高于同期快遞行業24.4%的增速。新興企業加入即時配送戰火是必然選擇。
新興的即時配送企業閃送、如UU跑腿、達達、點我達紛紛加入,掀起的“即時配”戰火。
同時,這些新興企業還受到資本青睞。電商巨頭如阿里、京東也紛紛布局即時配送領域。如阿里將快速增長的即時物流平臺點我達、蜂鳥配送融入阿里生態,在末端配送方面發揮作用;除自建物流外,京東也與中國最大眾包物流平臺“達達”合并,成為其O2O戰略落地的基礎。
這使得新興即配企業在即配市場上風頭更勁,創勁更足,其影響力和績效迅速提高。
3、傳統快遞加入戰火
“即時配”的戰火,沖擊著傳統快遞企業,影響快遞行業生態。快遞行業不得不加入了這一戰火之中。
其實,即時配送與傳統快遞的網絡體系是有本質區別的。傳統快遞實現的是分散-集中-再分散的過程。傳統物流體系積累形成的路徑依賴反而成為即時物流提升效率的障礙。
不同于傳統快遞,即時配送是點對點,省去了中間的中轉、倉配過程,是深入到毛細血管層級的末端配送。且即時配送不存在配送干線,消費需求決定了訂單分布,而訂單分布決定了物流組織方式。基于這種優勢和高增長,各大快遞巨頭紛紛站隊即時配送。
順豐速運自17年切入同城即時配送領域,初步搭建完成全國范圍內第三方直營即時物流配送網絡,對順豐同城系統產品不斷的迭代升級,以對接不同的消費場景。
圓通速遞于2017年推出“計時達”,涵蓋即時配送、同城限送、省際限時三款產品。其中即時配送主要為客戶提供周邊范圍3km內的精準定制化產品服務,采取無需中轉、直接送達、即取即送的模式,并承諾在2小時內送達。
韻達速遞于2018年3月切入即時配送領域,首批開放城市在上海。其即時配送產品“云遞配”主要涉及個人同城配送訂單、餐飲、商超、鮮花O2O訂單及韻達快遞配送訂單。
中通快遞也宣布上線“City Express”同城即時配送業務,主打同城4小時內配送。
4、市場競爭狼煙烽火
即時物流競爭的真正爆發是從2014年開始,這時除了類似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貿(現改為餓了么星選)、滴滴外賣等典型代表等外賣之外,大量非外賣即時配送平臺紛紛上線,加入即時配送市場。如閃送、UU跑腿、達達、點我達等,隨后順豐、京東、菜鳥等巨頭公司也宣布入局。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至此,外賣配送、專業即時配送和傳統快遞,三者之間已經形成爭奪態勢。強者勝出,弱者淘汰。
5、即時物流龍頭初現
到2016年開始,資本開始大量注入,即時配送平臺開始快速整合,比如達達與京東到家合并,點我達獲菜鳥投資。市場龍頭初顯,頭部企業形成,占有絕對高的市場份額。
餓了么與阿里新零售進一步融合,由300萬蜂鳥配送人員承擔新零售體系的物流基礎設施;同時摸索外賣配送的邊界,與星巴克、阿里健康、各大線下商超等展開合作,為食品、醫藥、商超日用、鮮花、生鮮等全品類商品提供即時配送服務。
點我達2016年獲阿里巴巴投資后,全面融入阿里生態,2018年獲菜鳥投資,成為菜鳥新零售賽道的生力軍。其早期從外賣配送切入,目前配送場景已經拓展到快遞末端,跑腿代取,以及商超、鮮花、藥品、門店發貨等新零售業務。
至于美團,截止4月20日,外賣日完成訂單量已超過2500萬單。在商超、生鮮、快遞末端等場景全覆蓋。
順豐同城業務,目前已擁有超過100萬個訂單、30萬以上的騎士,且已布局上海、廣州、深圳等200個以上的城市。借助其快遞龍頭優勢,其增長勢頭不可小覷。
目前,國內即時配送市場中,蜂鳥配送、新達達、美團外賣擁有市場份額優勢,三者分別占比28.9%、26.2%、21.6%。
點評,十年的狼煙烽火,是機遇,也是挑戰。強者勝出,弱者淘汰,這一不變法則,促進了即時物流市場的健康高效發展。今天,即時物流,業務場景更加豐富、訂單結構更加健康,運力形式更加多元。
四分的天下
即時物流行業經過十年的混戰后,格局已定,形成順豐系、美團系、阿里系、京東系四分天下的鼎立態勢。
這四大系,是從參與即時物流混戰的三大群體:外賣、新興即時配企業、傳統快遞企業中勝出的。今后,還會有激烈的競爭,但是,是在成熟市場下的有序競戰。
1、順風品牌獨立亮相
三年來,順豐同城急送已經深入到餐飲、商超、生鮮、服裝、醫藥、奢侈品等各個行業,合作服務方包括麥當勞、必勝客、瑞幸咖啡、喜茶、天虹、永輝、優衣庫、耐克、阿迪達斯在內的不同行業的頭部品牌,并服務超過10萬中小商家和2000萬的個人用戶。
通過更多元化的同城急送服務、更具競爭力的服務產品、更豐富的消費場景,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順豐將全面布局即時物流市場,持續深耕本地生活,作為國內快遞物流龍頭企業,以同城急送的獨立品牌全面布局并深耕即時物流市場。
2、資本導向,阿里、京東龍頭形成
以阿里,京東為龍頭,資本為導向的即時物流頭部市場形成。
即時物流,作為產業生態基礎設施,必將走向與上游產業的聯姻。集團軍作戰的企業已占據頭部市場。頭部企業總融資金額已經呈現巨額領先姿態,包括點我達、新達達在內的企業向阿里、京東等產業資本靠攏,形成生態協同發展。
新達達也在京東體系內發揮出了應有的作用。達達和京東到家合并后,打通上下游,形成訂單和運力的互補融合。同時,它作為眾包網,是京東物流六大智慧物流網絡之一,為京東無界零售提供將即時物流的支持。
點我達已經成為阿里巴巴發展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一方面,阿里的數據、金融和技術能夠為點我達發展提供基礎設施支持,提升后者技術壁壘;另一方面,阿里的外賣、新零售、快遞末端業務有大量的訂單需要即時物流服務支持發展,阿里生態圈為點我達提供產業鏈賦能。在先后獲得阿里、菜鳥的融資后,點我達逐步融入阿里生態圈,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協同,服務于外賣、新零售、快遞末端等多個場景。
3、外賣大鱷美團占有一席之地
美團配送在服務于美團生態的基礎上,于今年5月向社會開放,以獲得更多訂單資源。對美團配送而言,在美團對于平臺訂單控制權逐步增強后,美團配送訂單比例也在逐漸增加,其配送能力也在逐步增強。在美團配送向社會開放之后,除了服務于美團的本地生活業務,還有大量的訂單涌入,這足夠讓美團配送進入即時物流行業頭部市場。
點評:新興生活方式的崛起,為即時配送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樣實現即時配送服務定制化和消費場景的全覆蓋,豐富物流服務的選擇,把握機遇,順勢而為,是四大巨頭的新任務。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